同理心操練


2986 期(2021 年 11 月 14 日)
◎ 心靈絮語 ◎ 李碧如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從報章看到有大學講師利用文學作品引導學生代入他人處境,從而培養出同理心。讓我想起好多年前,參加《中國學生週報》學術組,當時剛從美國深造戲劇回港的鍾景輝先生來演講,就指出「代入感」正是戲劇的其中一種作用,令觀眾對劇中人產生同情從而引發思考和反省,這也是文學和藝術的價值所在。

  學生人生經驗有限,透過文學或其他藝術作品,借助創作者的經驗去體會未曾經歷的喜怒哀樂,對人生便有更深領會。譬如少年時代讀魯迅的作品,許多人都偏愛他犀利罵人的雜文,又或是辛辣諷刺的《阿Q正傳》、控訴舊社會的《祝福》等,我卻對他的一篇散文《風箏》感觸甚深。

  文章寫他對體弱小弟一次粗暴的行為深深懊悔,只因他認為放風箏是沒出息的孩子才會做的玩意,竟無情地將弟弟躲起來製作的風箏狠狠地踏扁折斷。多年後,等他踏入中年,終於明白玩具和遊戲對孩子十分重要,他決定好好地向弟弟道歉請求寛恕,而弟弟的反應卻是笑着說甚麼都不記得了。這樣的毫無怨恨,竟讓魯迅更加羞愧,因為他再也得不到真正的饒恕。

  其實,兄弟姊妹之間難免爭執,尤其是青少年時代,雞毛蒜皮的事情也可以大動肝火,有時候,無心的說話,無心的舉動,可能一下子就傷害了對方,如果大家有機會坐下來坦誠把事情說清楚,才可以「相逢一笑泯恩仇」,把恩怨化解。只是,若像魯迅那樣,對方固然不記仇,但犯錯一方卻永遠在良心上背負不能放下的重擔了。

  《風箏》讓少年的我明白,不以主觀看法去判斷別人,事前的理解與接納,勝過魯莽行事之後的尋求寬恕。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咀嚼聖經】

【城市心靈】

【天角一坊】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牧心世情】

【環迴新界賞教堂】

【生命教育】

【畫出深情】

【譯經隨筆】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