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服侍


2982 期(2021 年 10 月 17 日)
◎ 釋經講道 ◎ 翁傳鏗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聖靈降臨後第二十一主日

  (可十35-45)

  有一位醫生恆常專為居住在遙遠郊區的勞苦大眾診症,因着患病者的貧窮,付不起交通費用,他經常駕車接送他們到診所治療。不幸,有一天他身體不適,經過檢查,確診患了癌症。幾經思潮起伏,終於平定情緒,他決定一面接受治療,一面繼續為貧窮人診症,但每當想到終有一天要面對大限,那他未竟的工作,如何持續下去?雖然他不斷向四面八方尋找繼承者,但始終落空。最後,只有將視線集中於家中兩個正在攻讀初中的孩子身上。他想到生命有限,醫學知識與時並進,更不知幾年後的發展情況,到底告訴他們甚麼核心訊息,才能讓這有意義的服侍,能夠薪火相傳?最後他錄影了一段說話:「甚麼事情可以提醒你們保持立志行醫,服侍貧窮人的初衷?就是要記住:能夠在寒夜從溫暖床舖爬起來,駕車前往十多公里以外的地方為人急救。可能要徹夜工作直至黎明,甚至得不到報酬,如果經常保持這樣的心志,那你就是從事醫療工作的最佳人選!」

  本主日的福音(可十35-45)是大家耳熟能詳,信徒應效法基督作僕人的教訓也是老生常談。不過如何落實到日常生活卻是另一回事,經文的起首三十五至三十七節提及耶穌的兩個門徒雅各和約翰祈求在基督的榮耀裏佔有重要位置,其實這正正是世俗對權力的看法,他們好像對耶穌不斷提示了三次的預言受難(參八、九及十章)忘記得一乾二淨。究其原因乃是他們離開了蒙召的初衷,誤解上帝賦予他們天職(Vocation)的意義,所以陷於膚淺、無知和自私的困境之中。經文三十八至四十節,耶穌設法糾正他們的誤解,引導走向正確的方向,以致從不知道求甚麼的迷惘中走出來。因為他們未能正確了解耶穌「所喝的杯」和「當受的洗」的真正意思:「你從耶和華手中喝了他忿怒之杯,喝了那使人東倒西歪的爵,以致喝盡。」(賽五十一17),是表達出耶路撒冷面對終結苦難的過程中所受到的苦況;「你是我的愛子,我喜悅你。」(可一11下)則顯明耶穌受洗乃彌賽亞使命的身分確立,就是透過經文的舊約出處(分別是詩篇第二篇的君王之詩和以賽亞書四十二章的僕人之歌),明白上帝的君王乃透過僕人身分完成使命。可見門徒不單未能牢記蒙召的初衷,而且肢體之間更處於不和諧的狀況中,從四十一節十個門徒遷怒於雅各和約翰便可見一斑。

  最後耶穌以自己的召命,指出信仰領袖的僕人使命與世俗標準乃迴然不同,世俗領袖在於以權力來治理及管束他人,耶穌則是將最高權力放下,不單成為眾人的僕人,更將生命捨棄作「多人」(即是眾人都有份)的贖價。(參四十二至四十五節)

  第四十五節文理本聖經作「非以役人,乃役於人。」歷來成為無數教會學校的校訓,以及教會機構的會訓,更應是每個信徒的座右銘。惟願我們時刻緊記跟隨耶穌,就是將生命主權交出,完全順服上帝,過着服侍的生活。有一位哲學家看到一羣修女開辦智障兒童院,每天她們都勞苦勤作服侍,甚至得不到兒童的明顯回應,看來好像沒有多大果效,於是哲學家問修女們:「你的主在哪裏?為何祂袖手旁觀?」修女們回答:「因為上帝創造了你!」作為受造且蒙恩的你,對周遭的需要,你有何回應?

  翁傳鏗(香港華人基督教聯聯會出版部部長)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文林】

【釋經講道】

【培靈奮興大會 禱文】

【咀嚼聖經】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牧心世情】

【環迴新界賞教堂】

【生命教育】

【畫出深情】

【譯經隨筆】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