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界的消失


2982 期(2021 年 10 月 17 日)
◎ 城市心靈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香港特首最新一份《施政報告》,出乎意表宣告特區政府將花二十年時間,將今日的新界北部,建設成一個人口二百五十萬,面積三百平方公里的「北部都會區」。

  香港面積一千多平方公里,換句話說這個新「都會區」佔香港土地四分一左右。事實上政府計畫「打造」的新都會區,幾乎囊括了現在新界土地的三分之一,西起由天水圍、元朗,東延至新田、落馬州、古洞,再經文錦渡和粉嶺北;而原本較為偏遠的元朗南、洪水橋、厦村等,也被收編入發展範圍。可以想像,約莫二十年後,當你坐鐵路過了大埔,你將會進入另一個大型市區,就像現在你坐鐵路越過獅子山見到九龍市區一樣。

  這當然沒有甚麼「不好」,只是屆時再沒有一個叫做「新界」的地方了。香港特區只有香港島、九龍,和北部都會區。

  曾經有一本教人郊遊的書,書名叫《四分之三的香港》,副題是 「行山.穿村.遇見風水林」。但如果現屆特首的夢想成真,二十年後香港人還可以行山,但穿村和遇見風水林就免問了。

  小時候我們坐火車穿過獅子山隧道,打開窗門,就看見綠油油的田野。沿着鐵路線一路北上,沙田、大埔、粉嶺、上水都是小鎮,鎮外還有農田、菜田、魚塘,再遠些就是古道、村徑,再往內陸走甚至可以見到一些人煙稀少的舊時村落。至於在元朗或錦田一帶,可以見到傳統的圍村,雖然圍村不少壯丁自上世紀六十年代多移民英國或歐洲,但承傳數百年的某些風俗和生活習慣仍猶在。

  至於山上村居者,昔時勞動各種產業。植茶種稻、栽蔗培蕉處處可見,現今仍有少許菜畦果園、有機農場之類。海邊生活(以前還有沙田海、大埔海、青山灣)仍有魚排、或挖蠔鏟蚵,也有種養基圍魚蝦。昔日到訪這些地方,除心曠神怡,也對香港的豐富歷史和多元的地理人文面貌多一分認識。

  但二十年後,香港若按現時的「發展」計畫,上述一切恐已不復存在。新界原居民的朋友常掛在口邊的「保衞家園」,也許又要重新詮釋了。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文林】

【釋經講道】

【培靈奮興大會 禱文】

【咀嚼聖經】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牧心世情】

【環迴新界賞教堂】

【生命教育】

【畫出深情】

【譯經隨筆】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