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式探索


2849 期(2019 年 3 月 31 日)
◎ 牧心世情 ◎ 陸輝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坊間最近出現了一種新的課題,名為「欣賞式探索」Appreciative Inquiry,簡稱為AI。初看時以為是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後來才知AI是指「欣賞式探索」。

  顧名思義,「欣賞式探索」是指以一種欣賞的態度來探索一個新的課題。從坊間有關的資料來看,「欣賞式探索」是最近二十多三十年才在美國出現,近日才在本港出現。筆者從來沒有參加任何相關的聚會,但從已出版的簡介來看,又覺得是似曾相識。

  筆者上世紀八十年代在美國進修教牧學博士課程時,曾修讀一個科目,名為「都市人類學」,內容是了解人類學在上世紀初興起,由部落土著生活方式的研究開始,從而將規模擴大至農村社會,繼而在六十年代將研究擴展到都市。研究的目的是要明白部落土著的習俗、信念、制度等等,因此研究者需放下本身的價值觀及慣常的思維方式,進到土著的價值觀及思維方式中,才能明白他們為甚麼會建立了他們的生活方式及制度。

  筆者發現「欣賞式探索」的進路竟然與人類學研究的進路十分相似,並且將這種的思維方式應用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倘若你要明白對方思維方式及行為模式,不要以你自己經已建立的模式來了解,甚至批判,而是嘗試從對方的角度來了解。因此便要存謙卑的心及欣賞的態度去了解、澄清、追問,務求可以了解對方的思維方式及行為模式。對一個新課題的探索,亦當如此,才能真正的「了解」。至於了解之後,便可以與自己的思維方式及行為模式作分析比較,甚至得出判斷。

  這種方式可以從最普遍的人與人交往中應用,以增進彼此了解,甚至可以在最具爭議性的學術討論中應用,在沒有誤會及錯誤理解情況下,一同探討問題及尋找答案。這種方式總比坊間流行的「先發炮後瞄準」有利溝通及尋找共識,因為雙方都存欣賞心態來了解,亦保留空間從對方角落去了解及避開了因成見、誤解形成的心結及嫌隙。

  「凡事不可結黨、不可貪圖虛浮的榮耀.只要存心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腓二3)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E療行傳】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淨山清泉】

【深入以色列】

【牧心世情】

【畫出深情】

【閱讀馬拉松】

【阡陌上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