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痛之中


2794 期(2018 年 3 月 11 日)
◎ 傳道故事 ◎ 唐然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在我們的人生旅途中,不可能總是平安坦途,有時也難免會遇到曲折的幽徑,使我們落入憂傷苦痛的境地。相信經歷過挫敗、傷痛的人一定能體會其中滋味,而如何在低谷時面對傷痛,也成了我們需要不斷操練的功課。有一件事情一直讓筆者記憶猶新,很得啟發,也希望透過此文與大家分享。

  筆者的家鄉較為乾燥,記得初初來香港時有太多的新事物需要去適應,例如:文化、語言、氣候等等。而其中也認識了一種學名叫做「蠓」的小昆蟲,通常它也會被人稱作「墨蚊」、「小黑蚊」等。這種小昆蟲很不起眼,體型比芝麻還小,卻總是讓筆者叫苦不迭。它經常會在不經意的時候,就會悄悄飛近人羣,在腿上、手臂上稍作停留後就快速離開,在人們皮膚上遺留下腫脹、發燙、奇癢難耐的腫塊。而且通常一被咬就是咬很多口,很多腫塊連成一大片,非常難受。記得每次筆者受到「蠓」的「襲擊」後,不論是在行山、運動還是等車,都會雅興盡失,急忙用手驅趕或是盡早離開。當每次遇到此種「傷痛」時,身邊的朋友、弟兄姊妹還會獻上忠告—「不要抓」!確實筆者也做過對比,如果不去抓那些被叮咬出來的腫塊,就會比較快速痊愈,但如果抓了腫塊的話則要拖好幾天時間,據聞如果情況嚴重還可能感染或留下疤痕。這也確實是一種「極具挑戰」的克己,我也樂意把這種經驗分享給身邊的人。並且反思我們人生旅途中,因着美好的盼望,所以在「傷痛」時也應該有足夠的忍耐和克己。正如同《羅馬書》五章的記載:「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於落空」。

  在筆者看來,被蚊蟲叮咬後的事例確實是一個對「忍耐」很好的反思。當我樂此不疲地將這個的生活感觸分享給其他弟兄姊妹的時候,有一位弟兄的回應讓我很有得着。他回應道:「為何不擦一點薄荷膏呢?」筆者也被這樣的回應所提醒!是啊,為甚麼我們總是要靠自己辛苦地去堅持,而且忽略了尋求外來的幫助和醫治呢?的確,在我們的人生路上也是同樣的道理,但我們遇到「傷痛」時,主耶穌基督就是我們的安慰者和醫治者,是我們生命中的「薄荷膏」。正如《詩篇》二十三篇裏那位用杖和杆來安慰我們的牧人;保守我們就算走過死蔭的幽谷時也不怕遭害的上帝。我們又為何常常想倚靠自己的能力去度過「傷痛」,而白白承受很多的挫折和痛苦呢?那麼,親愛的朋友,你又是否預備、找到和抓緊了自己生命中的「薄荷膏」了呢?與所有經歷過傷痛的人共勉。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教會觸覺】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四環九約賞教堂】

【城市心靈】

【家庭牧養】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