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以巴衝突成因
 為耶路撒冷求平安


2794 期(2018 年 3 月 11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代表「平安」的聖城耶路撒冷,多年來一直無法脫離戰爭殺戮,香港教會更新運動及《巴勒斯坦回憶錄》中文版出版小組合辦的「怎樣為耶路撒冷求平安?」已於二月二十三日舉行,由生於耶路撒冷,家族為巴勒斯坦人,歸信基督教的亞歷斯.阿瓦德牧師(Alex Awad)以第一身的角度分享當地情況,並呼籲香港教會一同求平安。

  亞歷斯.阿瓦德牧師兒時曾經歷父親在戰火中喪生,他積極在世界各地推廣為以巴尋求和平公義,為讓華人教會更了解以巴問題,故出版《巴勒斯坦回憶錄》中文版。他直指在耶路撒冷發生的暴力、死亡和破壞,為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帶來苦痛,故希望衝突盡快停止,同時保住聖地教會,以巴衝突亦嚴重影響當地教會發展,又令加沙地區飽受戰害。

  他解釋,阿克薩清真寺作為聖地,構成三個宗教和族羣的衝突,以色列多次意圖在寺上建造聖殿,惹惱巴勒斯坦人,引起衝突,結果令中東地區戰事連連,聖地及中東教會沒落,他說道:「過去很多基督徒因衝突而移民,特別是敍利亞,因為政治和經濟的影響。」

  他希望香港教會能參與締造和平,「基督徒應作和睦的締造者,祈求兩者和睦共居,為雙方求平安,而不是只為其中一方求平安,我們需要祈求合而為一。」他指出,香港信徒可以運用自身的屬靈資源為以巴地區代禱,肯定以色列人及巴勒斯坦人兩者都應享有公義與和平,同時訓練自己認識更多事實,例如查考各種聲稱、從地圖了解過去發生的事情、研讀聯合國決議,又可從《Haaretz》、《Al-Monitor》、《Jewish Voices for Peace》等可靠渠道了解當地最新發展。

  他指,現時有超過八成以色列人反對「一國方案」,而大部分的以色列領袖卻反對「兩國方案」,至今仍無法擺平。巴勒斯坦人希望衝突結束,因為若以巴雙方簽訂和平條約,他們將是受惠一方,但另一方面,以色列政府卻被擄於狂熱的右翼意識形態中,寧願要獲得更多西岸土地多於和好,美國亦沒有能力促使以巴雙方達成和議。他認為基督徒的取態應迎對不公:「如果巴勒斯坦人對猶太人不公義,我們就應喝止;如果猶太人對巴勒斯坦人不公義,我們亦應喝止,我們要表達支持受欺壓的一方。」

  支持欺壓一方 正確教育信徒

  亞歷斯.阿瓦德牧師提出非暴力抗爭,鑑於多個國家的成功,他相信可以解決衝突,例如進行「杯葛、撤資及制裁運動」,回應以色列政府官員不斷模糊西岸地帶及以色列之間的邊界。他認為香港教會應鼓勵使用非暴力方式,而不鼓勵任何一方以聖戰方式面對衝突,最重要仍是先要教育香港信徒,「很多人很無知,只從新聞得到錯誤的想法,教會的教育不應建立在錯誤的神學和現實上。」

  他續批評基督教錫安主義,該主義認為現代的世俗以色列國是聖經中的以色列延續,而她更享有世上任何其他國家都沒有的政治及屬靈特權,他們又相信目前的中東衝突,是由不明白上帝旨意的巴勒斯坦人、阿拉伯人及穆斯林所引起,「香港教會需要檢視背後的神學是否正確。」過去伯利恆曾舉辦「Christ at the Checkpoint」研討會,解釋基督教錫安主義非唯一的解經方式,並協助他們將焦點放在耶穌的教導,而非他們的末世期望。

  亞歷斯.阿瓦德牧師最後鼓勵信徒,當聽到中東消息時要立即回應,留意消息細節,如美國一直支持西岸地帶的殖民區,又委任猶太裔的富翁進行談判等,致使以巴和平談判一直失敗。他又指,信徒可以用行動去減輕苦痛並保持盼望,如主動收集加沙地區的捐款等。他認為今日已見盼望的曙光,許多美國年輕一代從電子媒介獲取消息,對和平期待多於盲目支持以色列;在加沙戰爭後,全球有一百三十八個國家預備好承認巴勒斯坦的國家地位;許多美國教會愈來愈注重公義問題,不再以過去聖經預言的演繹方式處理以巴衝突。

  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胡志偉牧師回應時拆解基督教錫安主義,並從多節聖經經文解釋,新耶路撒冷是從天上而降,而非在當地重建,該主義錯誤的終末觀帶來錯誤的理解。他認為信徒應不求猶太人重奪耶路撒冷建聖殿,亦不求巴勒斯坦人佔有耶路撒冷,但應求三大宗教、不同種族和文化能和平共存;並求基督徒羣體能興旺,因今日聖地的信徒人數少,宗派門戶卻多,戰爭和經濟不穩定令基督徒移居境外,聖地基督徒社羣逐漸消失。他建議信徒可參考教宗方濟各二零一四年在聖地的和平禱文,學習為以巴禱告。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教會觸覺】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四環九約賞教堂】

【城市心靈】

【家庭牧養】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