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宅醫療


2794 期(2018 年 3 月 11 日)
◎ 城市心靈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最近有位友人對我說,大約兩年前她父親確診患上舌癌,醫生說最多有半年壽命,經過一番治療,她和妹妹決定同意父親的要求,把他送回家中住。

  父親的家約六百平方呎,她們詢問過一兩位醫生的意見,裝修了父親的房間和浴室,添置好些設備,也租賃了一些比較專門的醫療儀器,還有聘請兩位護士分日夜兩更當值,也請兩人幫手培訓家中的外傭,結果她說父親回到家中後心情特別舒暢,可以到附近的公園走走,可以到熟悉的茶餐廳喝下午茶,更加可以到投注站買六合彩。醫生原本推斷他只可活多半年,結果她父親多活了一年多,而且活得很愜意。

  最近讀了一本書《在宅醫療》,副題是「從cure到care」,書的作者是台灣一位醫生余尚儒,他以說故事的手法撰寫發生在台灣社區的一些真人實事,涉及的病者包括末期病人和患上多種症狀的長者,他們幸得醫護人員上門治理,更得家人的支持接納,以致可以在熟悉的家中度過人生的末期。

  余醫生的靈感和夢想來自日本社會的經驗。據云日本自上世紀七十年代已開始摸索在宅醫療的可能性。當時日本有一批醫生,看到住在偏僻山區病人和老人的需要,陸陸續續走出醫院或診所,走進社區和病人的家,他們稱此為「外送的醫療」,而這不單止有助紓緩醫院的壓力和負荷,也大大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質素。當時一位大力倡導在宅醫療的佐藤智醫師如此總結說: 「疾病是在家可以治好的」,此外他又說:「我們自己的健康要靠我們自己守護」。

  西方醫療着重「治癒」(cure),潛台詞是甚麽疾病也可以藉着治療得痊癒,甚至衰老(aging)也假設可以不死,結果是把所有病人及老人送到醫院,接受各式各樣千奇百怪的診治。「在宅醫療」大膽地推翻這個神話,强調疾病或衰老到某個階段,care(陪伴關懷)比cure更加重要,而把有關人士送回家中度過末期,是更加人性和尊嚴的做法。

  基督教提出「各按其時成為美好」的觀念,生有時死有時,醫治有時殺戮也有時。意思是不要強求用盡任何方法延長生命,反為要讓病者在尊嚴中辭世,老人也得尊嚴地老有所終。香港有不少醫院由教會所辦,他們也得想想這個課題,將信仰結合專業,才算得上不負上主所託。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教會觸覺】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四環九約賞教堂】

【城市心靈】

【家庭牧養】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