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的體制化


2717 期(2016 年 9 月 18 日)
◎ 信仰重尋 ◎ 許立中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上次略略追溯到教會設立的根源。仍然未處理的,是「制度化」或「體制化」是不是「主的心意」?

  從《使徒行傳》的記載判斷,最初期的教會確實沒有甚麼組織體制。那是一個十分自由、自發的羣體;被稱為「使徒」的核心門徒,作為被主親自揀選的追隨者,行使着十分個人和「靈恩」的權柄,很自然地就成為信徒羣體所信服的領袖。然而隨着羣體迅速的增長和散佈,某種體制化的形式就慢慢形成。

  譬如外邦信徒在供給的事上受到忽略,使徒們就建議選出七個「有好名聲、被聖靈充滿、智慧充足的人」去管理具體日常的事務運作(徒六1-6)。而這些體制上的發展,很明顯是按着當時的具體需要,而不屬於非如此不可的「聖諭」。

  隨着時間的過去,這些體制形式愈發變得複雜和牢固:譬如層級的問責制度、權威和成員的審核準則,以及對特定禮儀和教義的持守等。如早前提過,這也就是韋伯(Max Weber)所說的「靈恩常規化」(routinization of charisma)。教會知道,倘若要將福音的信息有效地傳遞下去,就無法再透過早期教會那種倚賴個人屬靈權柄的手段,而必須採取較冷靜的制度形式。因為當第一代嫡傳信徒離去,倘若在信仰的理解或實踐上有甚麼爭議,就難有更高的權威可以定準。因此,「個人的靈恩」必須被「職分的靈恩」所取代。

  公元四世紀初,教會受到羅馬政府最後的猛烈逼迫。北非教會一批聖職人員不堪折磨,為了保命而放棄信仰。事過境遷,部分司祭欲悔改返回舊有崗位,在當時引起極大爭議。迦太基主教多納圖斯(Donatus)認為他們必須重新按立。但當時的羅馬教宗美基德(Meltiades)確立,無論一個聖職人員怎樣軟弱和可惡,他仍然是一個聖職人員;而他曾經施行的聖禮—特別是洗禮和聖餐—概不受到影響。這是為了避免讓個人的軟弱輕易動搖教會行之有效的機制。日後的教宗無謬論,大概也是發展自這個基礎。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一起走過從前】

【信仰重尋】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各司其職】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行動】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