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淪陷


2717 期(2016 年 9 月 18 日)
◎ 城市心靈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這個暑假,分別有移民荷蘭和加拿大多年的親友回港一行,她們都嚷着回到童年時成長的地方—「新界」—看看,從荷蘭回來的一位是在上水圍村長大,加拿大的那位十歲以前則住在青山山腳(今叫屯門),我都曾勸他們可以不去就不去,但她們都很堅決的說一定要去,但去了之後又不約而同的大表失望,嘆息為何新界變得那麼醜陋?

  新界今天到底還有沒有鄉郊?的確是一個很大的疑問。新界原本是香港城市的後花園,是許多五十後、六十後兒時郊遊的集體回憶。近期有好幾本關於新界的專書出版,有張少強的《管理新界:地權、父權和主權》、蔡思行的《戰後新界發展史》、許舒(James Hayes)的《新界百年史》(中譯本),而最引人入勝的,莫過於黃佩佳的《新界風土名勝大觀》,這書揭示新界曾經如此婀娜多姿、美不勝收。

  這書寫於上世紀二戰之前,而作者就早於香港淪陷期間身殁。作者筆下的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即八十年前的新界,他不單有調查紀實的能耐與魄力,也有對新界風光的浪漫情感和想像,例如在風景一節,作者自創「新界十景」一詞,指出新界十處風光如畫的地方:「浪打金鐘(西貢吊鐘洲)、雲蒸鳳嶺(鳳凰山)、望夫化石、觀音坐蓮(元朗八鄉觀音山)、潮灣秋月(沙田海,今大部分已填平)、杯渡晚鐘(屯門青山禪院)、昂平禪地、鞍嶺朝陽(馬鞍山)、帽山俯瞰、娘潭飛瀑。」

  單看這些名字,已引人入勝。在十景之中,作者尤推崇沙田,他眼中的沙田恍如中國西湖,更視望夫石如保俶塔,道風山作屏南晚鐘等等,而今日仍倖存的道風山叢林,正是作者撰此書時達成,而從黃佩佳的文章可見,他對基督教西教士的評價甚高。

  今日新界除了高聳入雲的摩天巨廈,就是淪為「棕土」處處的廢車場和回收倉。大部分所謂「原居民」早已財迷心竅,視土地為提款機。回來懷舊的親友驚訝故鄉美景早已蕩然無存,舊迹幾乎無法可尋。其實無法可尋的又豈止「新界」,香港好多美好事物已日漸失存,這正是我們今天必須正視的事實。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一起走過從前】

【信仰重尋】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各司其職】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行動】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