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養邊緣羣體系列(二)
 被忽略的城市寄居者難民牧養由「認識」開始


2704 期(2016 年 6 月 19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翻開近日報章,有關難民黑工、偷竊、強姦、毒品的報道不斷湧現。然而,大部分難民卻是因遇到人身安全的迫害,無可選擇下才逃生到香港,他們既是被壓迫的一羣,亦是活在絕望中的寄居者。聯合國為引起國際社會關注難民問題,定立每年六月二十日為「國際難民日」,正在牧養難民羣體的牧師鼓勵華人教會由「認識」開始,關懷這個在鬧市中被忽略的邊緣羣體。

 

  每個難民背後,總有一個被迫害的故事。大概半年前,Paul(化名)在其國家被追殺,為了人身安全他拋下家人,隻身從東南亞逃離到香港尋求庇護。在他步進機場的一刻,仍有兩個殺手跟在後面,好不容易才逃了命,「我身上只有四百元美金,職員告訴我不足夠來港,但聽了我的情況,最終放行了。」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他終抵埗那個「安全地方」—香港,一月十八日他提出免遣返聲請,打上指模,四個月後正式等候審批,他卻不知道這一等究竟要多久。

  初抵港時,Paul露宿在灣仔某天橋底,偶爾到附近廟宇取食物來果腹。後來朋友帶他到葡萄藤教會(The Vine Church),原為印度教徒的他開始思考基督教的一神信仰,「我很飢渴,每個星期完了聚會,也期望下一個星期日。我尋找神找了十五年,卻沒想過因為逃難而找到祂。」六月十二日他接受浸禮,成為基督徒。

  今日,他仍然靠着援助生活,日間在街上遊蕩,晚上回到跑馬地隧道裏露宿,他卻跟牧師說:「雖然我睡在街頭,但我與耶穌同睡。」談到未來,他坦言偶爾也會想念家人,「我無法回去,那裏對我來說已不安全,我也無法百分百保證我的家人現在安全。」他只寄望留在香港的日子能更深認識神,也希望得到難民身分,獲得工作權利。

  免遣返聲請審批緩慢 前途問題成最大挑戰

  香港現時有超過11,000人等候免遣返聲請審批,55%來自南亞、28%來自東南亞、17%來自中東及非洲,其餘來自巴基斯坦、印度、越南、印尼等地。看似龐大的數字,來港的難民卻只佔全球不到0.001%。基督徒難民事工小組陸漢思牧師翻開記錄指出,由二零零九年十二月至二零一五年五月,6,628個申請人中,只有32人獲得確立,「這與其他國家差別很大,政府一心想將問題推走,從沒想過處理。」

  二零一四年三月三日起,入境處實施統一審核機制,申請人需直接向該處提出免遣返聲請,並由入境處進行調查。陸漢思補充說:「有好些申請人一等就十幾年,他們無辦法到第三國家,也不敢回去自己國家。」他續言,政府為免香港人反對,一直將難民的援助壓低於公共援助,亦常以找不到翻譯人員為借口拖延處理。

  現時免遣返聲請人士每月均獲得人道援助,由香港國際社會服務社(ISS)發放每月1,500元租金津貼,1,200元超級市場禮劵作食物援助,及約500元交通、水電煤等雜費開支。然而,在二零一五年前,他們是經特定店舖領取食物包,但常出現「縮水」問題,去年小組與基督教勵行會一同向社會福利署呈交計畫書,建議以信用卡作為取替,ISS終在去年改以發放超市禮劵。

  在港難民的衣食住行、學業、醫療等問題一直備受關注,但陸漢思明言:「最大問題是無前途,他們既無資格做義工,也無工作權利,明明健康有體力卻終日迫着無所事事。」有少數聲請人士鋌而走險找工作,因而被傳媒揭發「假難民」打黑工,指其濫用免遣返聲請機制來港工作,又標籤偷竊、強姦、毒品等罪名,他慨歎:「香港政府和新聞界對難民存有偏見,只是一小撮人犯罪,社會氣氛就變得很差,教會不應跟着這種態度走。」

  平衡靈命與肉體需要 福音處境化回應苦痛

 

  葡萄藤教會牧師Roy Njuabe服侍難民已超過六年,他說每個人踏入教會的原因都不一樣:「有的是在穆斯林國家受迫害而來港的信徒;有的是印度教徒;有的非信徒來求心境平靜。」該會十年前由John Mcpherson牧師推動下開展牧養難民,現正牧養約250名難民,逢禮拜三設東南亞難民小組,禮拜四設非洲難民小組,主日共融崇拜,其下也設組織The Vine Community Services作推動。

  他坦言服侍難民最大挑戰是一方面要關注靈命,另一方面要照顧他們肉體需要,「未信者來到參與福音活動,他們同樣帶着肉身需要到前,他們飢餓時,你不能只談福音。」他續指,教會不論難民是否信徒,均會向他們提供交通費和熱食,讓他們安心前來,後才向對福音開放者分享信仰。Roy認為教會有別一般機構,擔當的是屬靈輔導方向,基於難民背景都是經歷被壓迫,在牧養時必須將福音處境化,回應他們的苦痛,「他們會特別關注苦難的題目,會問,如果上帝仍活着,為何我會受苦?」

  為讓難民感到被接納,降低焦慮和抑鬱,重建他們的自我價值,教會會鼓勵難民會友參與各種服侍,如祈禱、攝影、敬拜隊服侍,更會參與監獄和醫院探訪,甚至到街頭向露宿者派飯盒,「我看見他們生命的轉化。」Roy說。難民會友偶爾也會化身和平大使,到學校、機構和教會分享自己文化,到團契分享非洲音樂,增加與香港人的接觸交流。

  華人教會從認識開始 可成宣教預備第一步

  「香港人不喜歡難民是因為從來沒有近距離接觸、認識他們,只從大眾媒體接觸,因着種種不明白而生畏。我們深入認識他們個別的背景和歷史,看他們是一個人。」他續言,教會羣體的氛圍對牧養難民特別重要,葡萄藤教會的牧者常強調建立共融教會,會友自然習慣性與不同背景的弟兄姊妹互動深交。

  Roy認為有負擔的華人教會除了物資和經濟的支持,進一步可聯絡機構教會親身認識難民,建立關係後,聆聽他們的經歷,甚至看他們身上的疤痕和烙印,了解他們回去自己國家有可能遇上的景況,「他們或正面對打仗、社會動亂,甚至死後無人得知。曾經有位非洲中部的會友因戰亂逃難到香港,及後回去又再遇上戰亂,在通話中我聽到背後槍林彈雨,突然電話斷了線,幸而一星期後他安全再聯繫上我。」他鼓勵信徒認識後要「多講」,令更多人關注,平衡傳媒一面倒的聲音。

  他不諱言,教會或怕「假難民」而卻步服侍:「當聽到他們的故事就不會再懷疑,『假難民』中有很多是真難民,只是等待批核的過程漫長,未被確認難民身分。不論真假,他們是真實地窮困,更是這個城市的寄居者。即或有『假難民』犯罪,但因着基督,我們仍要原諒和照顧他們。」

  語言或許是華人教會的障礙,Roy建議牧養難民可成為宣教的預備,如差派宣教士到非洲之前,可透過非洲難民了解文化和學習語言,同時幫助他們認識本港文化。陸漢思亦指,現時有華人教會透過基督教勵行會定期關懷難民,如定期與難民在港遊覽,建立關係。他鼓勵教會透過教會機構接觸難民,既能對「假難民」釋疑,亦能保障教會。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性」在反思】

【信仰重尋】

【傳道故事】

【各司其職】

【圖像春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行動】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道在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