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花售旗憶舊


2587 期(2014 年 3 月 23 日)
◎ 黃金歲月 ◎ 昂嘯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每逢在週末的早上,只要你甫出家門,走上街頭,便會遇上雙雙對對的親子檔,捉對兒的向你笑臉相迎,隨口向你道聲「早晨」,跟着那小娃兒朝着你來個童聲呼喚,說:「先生買支旗吖!」相信不少仕女和他們兒女們都有分參與過,這是讓小小學童們「課外活動」的一課。

  週末是例定假期,每戶每家都慣性的先要睡到夠、隨着是闔府統請有各樣的節目。偏偏承擔了這份義工,全家都要起個早,穿著整齊在街頭站個大半天,要是遇着風風雨雨寒寒熱熱的日子,真不是味兒。可是都是興高采烈的,因為參與了一次社會工作是很有意義的。

  賣旗原先是賣花,是十一月間的一天的「罌花節」,一朵紅噹噹四片花瓣的紙花,插在襟頭上,那時也只是不多人參與。應該說賣花是在日本侵華時七七事變、八一三淞滬戰起時開始,到如今七十多年,快近四分三世紀了。

  當時正在對日抗戰開始,香港地寄居的炎黃子孫同仇敵愾,全力支持。發起了遊行集會,各行各業紛紛舉行義賣、捐獻,用以勞軍。小然者,也不知哪一位才俊,想到了「賣花」這個義舉,用各種顏色的純紙,捏成一朵像小花朵,糊在一支也繞貼上色紙的小鐵絲上,更備一個罐子作錢箱,招集不少人參與,起初是都打出名堂師出有名的,天天賣花。

  凡事都有利有害的,漸漸毛病出現,有人渾水摸魚巧立名目,到後來隨着太平洋戰起,香港淪陷,賣花籌款之事寂然,直到重光後,百廢待舉,此風復熾。但已有當局者專責管理,主辦者需依章申請,獲准後才可以進行,是一項善舉,又是一項德政。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城市心靈】

【如此我信】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大行動】

【新聞捕手】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聯會內望】

【職場情景】

【譯經隨筆】

【香港教會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