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同鴨講


2535 期(2013 年 3 月 24 日)
◎ 新聞捕手 ◎ 陸輝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雞同鴨講」,這是三月十五日廣播處長鄧忍光出席港台員工大會對話後,員工對過程的形容。事緣較早前鄧忍光在立法會回應去年九月「城市論壇」國教事件放置空櫈,及「頭條新聞」納粹角色扮演構思,令員工不滿,因此召開大會與鄧忍光對話。

  鄧忍光的標準回應:先為回應令員工不開心來道歉、澄清只說過令「缺席者」尷尬而沒說過令「官員」尷尬、及說過要求員工交代「構思過程」而非「思想交代」等等。然而節目製作人員工會主席麥麗貞指鄧忍光玩弄語言「偽」術,沒有處理核心問題,即幹涉編輯自主。

  其實雙方都明白問題所在,不過立場不同而已。管理層著眼「管理」方面,員工層著眼於「自由」方面。明報翌日社評即時點出癥結:「鄧忍光『幹預』欠實據/編輯自主勿淪為政治工具」。

  隨後數天事件愈來愈清晰:港台內部權力鬥爭、處長與署理助理處長的張力、港台的定位等等,才是問題的癥結。

  由此看來,「雞同鴨講」有講好過沒有講,「雞」同「鴨」不單可以講,也可以講得明,更可以講得妥。講得妥指最終可以達至共識,但得先經過雞同鴨講的艱辛歷程。

  教會中肢體來自五湖四海,對教會期望各自各精采,產生不同意見甚至衝突可算是常規,因此要建立一個良好的溝通機制及文化,準確了解事件,不單可以減少誤會,更能解決紛爭取得共識。

  社會開始了二零一七普選特首的討論,由定出正式諮詢時間、普選要否設限及設甚麼限、一國有甚麼的底線、兩制有甚麼期望、基本法有甚麼指引、指引如何理解等等,各方各派也是各自各精采。目前立場可謂天南轅北轍,講甚麼只能說是雞同鴨講,但相信透過雞同鴨講的歷程,最終可以取得共識,使香港市民可敬虔端正平安無事的度日。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破局錦囊】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世說新語】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大行動】

【新聞捕手】

【有李可陳】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觀景人生】

【譯經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