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了新界的日子


2508 期(2012 年 9 月 16 日)
◎ 世說新語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盲婆婆笑了!獨守菜園村孤屋,曾經被人遺忘的失明婆婆謝珠英,決定離開住了三十多年的石屋,入住元朗一家快將落成的安老院,她的故事牽動了無數善良的心,握著一雙雙陌生人的手,冷暖人情盡在婆婆心中。」

  《頭條日報》3.9.2012

  現時乘坐西鐵到錦上路,在綠油油的平原上竟看到一幢幢新蓋的大廈,新界這個香港最美麗的後花園,已逃不過被僭建的厄運。中國說要開發大西北,香港則早已開發了我們的「西北」(元朗、屯門、天水圍),現時又輪到開發「東北」,新界再也不成新界了。

  新界(New Territories)這名詞有它的歷史背景,可追溯至一八九八年的北京條約,清政府將界限街以北至深圳河的一大片土地租借給英國,並訂明為期九十九年,由於它是當時殖民地香港新增的一塊土地,故此稱之為「新界」。這個典故現時許多人已遺忘了,除了因為香港人不讀歷史,也是因為新界亦早已失去了它原有的特色。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以前,新界一度是當時學生郊遊和作文的熱點,那時到新界去是要坐火車(現在已沒有「火車」,只有「東鐵」、「馬鐵」和「西鐵」),由尖沙嘴火車總站出發,大概每小時才開出一班,火車出了獅子山隧道,就看到阡陌猶青的沙田,是小孩第一次看見的人生風景。沿著鐵路北上,每處都如余光中筆下的美好回憶。

  但自從沙田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起發展為有幾十萬人口的新市鎮後,接著鐵路沿線的大埔、粉嶺、上水都相繼變為城市,處處都堆起麻將牌一般的巨廈,菜田沒有了,漁塘沒有了,稻田也沒有了,原本一片的青蔥給開墾成人流車流不絕的燈火紅塵,未幾連「九廣鐵路」這個湮遠的名字也給刪掉,新一代的港孩心中只有「港鐵」。

  未曾遊過以前新界的香港人總有一點點的遺憾,因為他們沒見識過往昔香港的美麗,那時香港除了鬧市,過了獅子山就是郊外,那裡的人口比較少,多以務農為生;那裡有田地、有榕樹、有水井、有蜻蜓、有蝴蝶,晚上有習習涼風,也有蝙蝠和螢火蟲。那時的小孩子牽著父母的手到新界郊遊,是很開心的一回事,回家之後會睡很甜密。

  現時港孩那麼多問題,常心緒不寧,也許其中一個原因,是他們沒有新界可去郊遊。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破局錦囊】

【如沐春風】

【朝鷹珍藏】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世說新語】

【文化之旅】

【新聞捕手】

【有李可陳】

【牧杖攻防】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聖化工作間】

【譯事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