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26 期(2011 年 2 月 20 日) ◎ 品蘭集 ◎ 文蘭芳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我勸說道︰「也不必吐血這麼激烈,嘆氣就難免了。」
香港人濫用諧音,從十多年前的廣告界開始。曾經有一段日子,有一些出色的廣告妙用諧音,帶來出人意表的效果,那當然是創作高手的傑作。看見別人的成功,一眾庸碌之士紛紛學效,不過只會諧音,沒有對文字掌控自如的能力,不但沒有令人難忘的神來之筆,讀來勉勉強強,甚至狗屁不通,只說明許多廣告界、文化界的人,連抄襲都不合格。廣告不合格,隨他去罷,可是亂用諧音之風,泛濫媒體,習非勝是,變成白字大全。
不少中小學生本來就已白字連篇,再在媒體上不斷接觸這些自以為有趣實則謬誤的文字,更加不辨正偽,一塌胡塗。難怪中文老師痛心疾首。
每逢農曆新年,總有一大堆生肖話題,了無新意,雖令人厭煩,但也可以一笑置之,但是總有一些自以為俏皮的人,弄些不三不四的諧音句語,實在可惡。說甚麼「虎盡金來」,雖然拜金主義,文意還是通的,當然原來諧音所出的「苦盡甘來」並不宜在新春大講特講,只可說是失敗之作。但甚麼「兔氣揚眉」就不通不通,我寧可你還是恭喜我發財算了,反正發財不發財是我自己的事,我起碼知道你在說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