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同性戀者的牧養職事


2334 期(2009 年 5 月 17 日)
◎ 教會之聲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如何正視和看待教會內外的同性戀者?如何牧養有同性戀傾向的弟兄姊妹?這是近年冒起愈來愈熾熱的課題,也是急不容緩需要切實回應的課題。

  幾年前我到吉隆坡開會,湊巧碰上剛從美國回大馬探親和演講的一位華裔學者,他承認自己是同性戀者,並說在美國被按牧後將回大馬設立教會,立志牧養同性戀者。這位學者還送我他的幾本著作《神愛同志》、《同志愛神》和《身體社會學》。我們在咖啡室見面兩個多小時,雖然對同性戀問題的看法有許多不同,但也算談得融洽。

  

兩個不同進路

  

  面對同性戀問題,一般有兩個進路。較常見的(特別在教會)是道德判斷和成因分析,例如討論同性戀熟對熟錯、是否合乎上帝創造的原意、同性戀傾向又可否「矯正」等等。另外一個進路,是承認和正視人類社會有一定比例(雖未至於十分一,但相信也最少有百分之五至七)的人口是有同性戀傾向,他/她們之中大部分將來帶著這傾向終其一生,所以重要的是如何牧養和扶助他/她們有意義地生活下去。

  

醫治、支援、指導、復和

  

  回顧大公教會的傳統,上述兩項關注缺一不可。教會不單止「判斷」社會各種問題,更是以牧養人群為職事。耶穌基督說:「康健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我來本不是召義人,乃是召罪人。」(可二17)即或教會看同性戀傾向不符上帝創造秩序的原意、同性戀行為是罪惡,但教會仍要秉承耶穌基督的召命,好好服事和牧養有同性戀傾向的人。

  教會對同性戀者的牧養職事,其實包括了四個向度:第一是「醫治」(healing),即設法修復人的整全性(whole-ness),協助人去除使人性受損毀的因素(先天及/或後天的);二是「支援」(sustaining),是當損毀無法修復時,如何扶助人堅強地面對苦境,並且克服因損毀無法復原所帶來的後遺症;三是「指導」(guiding),即引導人在如此實況中作出明智和合乎信仰的抉擇;四是「復和」(neconciliaton),是在接納缺憾和限制的同時,重修人與自己、人與別人、人與社會以至人與上帝的關係。

  

我們共活在苦難世界

  

  現實人生從來不是理想世界(idealistic world),在那裡人人都可活在天賦完美的人性,可具備最健康的整全的性身分,可享最和諧的人倫關係,以及享有圓滿幸福的婚姻。一男一女的婚姻關係是人倫的主軸,由此衍生和發展出來的家庭制度,我們當持守並竭力維護。但同時我們也要敏銳在這主軸以外的眾生的吶喊和渴求。

  人間充滿苦難和缺憾,不論家人嗜賭、當娼、離異、身患惡疾、意外,都是苦難世界的一部分。直到主耶穌再來,我們得接受自己生活在這樣一個破損的世界。同性戀傾向屬於苦難世界的一部分,我們也當接納世上有一部分人一生未能活出「異性戀」,但他/她們也當有自己的生活、所屬的家庭和社群,並且要有尊嚴和公開地活下去。而同性戀的友人們,亦毋須把人類大多數的性身分貶斥為所謂「異性戀霸權」,事實上同性戀朋友亦是從「異性戀」的父母而出;而只有「異性戀」才可繁衍宗族,延續人類。而不論性傾向如何,雙方本為一家,互相聆聽和尊重才可共闖出路。

  香港教會可否從大公教會的牧養傳統中,尋回其職事而具救贖功效的角色?這是今天教會不可逃避的牧養挑戰。

  

吳思源(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出版部長)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時代講章】

【黃金歲月】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畫出生命】

【文林】

【婚內情緣】

【日光在心】

【問道】

【品蘭集】

【靈修果園】

【教會觸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