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靈術語


2332 期(2009 年 5 月 3 日)
◎ 問道 ◎ 許立中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最近隨友人參加一個聚會,講者很強調「恩膏」的觀念,他說聚會必須有「恩膏」,講員的信息必須有「恩膏」,以至歌唱敬拜也必須有「恩膏」,才有力量和造就人。其實甚麼是「恩膏」呢?我返了許多年教會也沒有聽過這名詞,是我孤陋寡聞嗎?

  

  你返了教會許多年而竟然沒有聽過「恩膏」,確實是有點孤陋寡聞。事實上你只需要用你的電腦或電子手帳聖經的搜尋功能,鍵入「恩膏」、“unction”或“anointing”,即可找到有關經文。

  用簡單的說話解釋,「恩膏」是以象徵性的語言去形容聖靈的臨在和工作:「你們從主所受的恩膏,長存在你們心裡,並不用人教訓你們,自有主的恩膏在凡事上教訓你們,這恩膏是真的,不是假的,你們要按這恩膏的教訓,住在主裡面。」〈約壹二27〉。

  也有可能你不是沒有聽過「恩膏」,而只是不大習慣某些宗派將它當作一個近乎「暗語」來使用,以自表高明。因為如果你不執著這個術語,那麼說聚會必須有聖靈的臨在,講員的信息必須有聖靈的「膏抹」,歌唱敬拜也必須以心靈投入,連於聖靈,也就沒有甚麼難以理解了。

  不過,話得說回頭,假設一個陌生人走進任何一間教會,也不需要是甚麼特別的宗派,都必然會有你所提到的感覺:怎麼這些人說的話那麼奇怪?應該都是中文,可就是不明白他們在說些甚麼。

  其實這也不是基督教所獨有的問題。例如最廣為人知的佛教經典《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裡面也夾雜著可以理解的文字,以及難以翻譯而乾脆用音譯的術語,例如「般若」或「波惹」,「波羅」、「密多」、「涅盤」等,就像基督教的「彌賽亞」、「以馬內利」,知識界的「沙龍」、「圖騰」、「歇斯底里」等。就是「色」與「空」這類看似簡單的概念名詞,亦不僅僅是其字面上的意思。

  這樣看來,每一個社群其實都有它們本身的「次文化」,表達於他們特有的意識形態、言行舉止。而對於群體內的成員來說,術語的使用可能加強他們彼此的默契以及身分認同,因為如果不是屬於這個圈子或群體,根本就不會明白箇中的奧妙。術語的使用,就好像在外地遇到同鄉、或某些社團的「暗語」,通常彼此對話幾句,就可以知道對方是不是「自己人」了。就算同樣在基督徒圈子之內,透過不同的辭彙側重,往往也可以大概推算到對方的宗派背景。

  當然,從消極方面來說,對於一些群體以外的人,術語的使用就有點不大友善了,往往使人覺得莫名其妙,甚至被拒於門外,處身其中明顯是個「局外人」。而由於術語只是一種代號,指向一些更深層或複雜的實況,因此就是對群體以內的人來說,術語的濫用亦往往取代了真正的了解,造成溝通上的障礙,這大概是我們不會感到陌生的。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時代講章】

【黃金歲月】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畫出生命】

【文林】

【婚內情緣】

【日光在心】

【問道】

【品蘭集】

【靈修果園】

【一個字一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