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在公共空間的承擔


2271 期(2008 年 3 月 2 日)
◎ 文林 ◎ 曾維匡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今年六月,南半球聖公會領袖將雲集在耶路撒冷,舉行「全球聖公宗前途會議」(Global Anglican Future Conference,簡稱GAFCON)。該會議由非洲、亞洲、南美洲多位領袖及悉尼大主教彼得贊臣(Peter Jensen)發起,選址耶路撒冷有深刻喻意,目的是確立以聖經及歷史為基礎的信仰,思考與北半球聖公會的合一前景。發言人表明,是次會議不會取代七

  月舉行的蘭柏會議(Lambeth Conference,普世聖公宗十年一度的最高會議)。筆者認為,這不單是全球聖公宗五千五百萬信徒的事,更可讓基督的教會在二十一世紀深思承擔公共議題的功課。

信徒在世界面前成了一台戲

  所謂「公共」可從教會和社會角度看,先說前者。原來自二零零二年六月加拿大聖公會通過祝福同性婚姻,二零零三十一月二日美國聖公會更一意孤行,通過公開的同性戀者羅賓遜為主教,成為全球首位公開承認同性戀身分的主教,引起了軒然大波。羅賓遜去年十月也曾來港公開演講,坦然面對全港信徒和教牧。五年以來,同性戀公共議題首先影響了普世聖公會內部立場上的合一產生了負面影響;第二,對聖公宗在與各基督宗教的合一運動的對話上遇到一定程度的阻礙。從社會角度看,基督教教會各宗各派對同性戀的看法既紛紜又似是而非,結果不但教會的權柄備受質疑,甚至連聖經的權柄在教徒及社會大眾心中的地位也受損害。在困局中,悉尼大主教贊臣指出:「我們一定要放眼未來,建立網絡連繫全球的聖公宗教會,彼此分享對上帝聖言的信賴。目前普世聖公宗團契在福音及聖經權威基礎上出現混亂,我們有需要為聖公宗信徒日後面對偏離聖經準則和信念的壓力作好準備。」(取材:《教聲》第1663期,2008年1月20日)。以下試從文化、領袖、人性、承擔等四方面探討差異與合一。

地區的文化差異

  一九九八年聖公宗的最高決議,蘭帕決議(Lambeth resolution)1.10段宣稱同性戀不合聖經,普世聖公宗不贊成替同性結合祝福。決議執行上有法規可依:在英國以外的每個國家都有主教長統管教省,省內的大主教照管屬下教區,可按立教區主教。諷刺地,在眾牧不敢抗旨祝福同性結合時,偏偏就出了一個公開的同性戀者出任主教!執行的困難不在架構不完善,而在性文化角力。從此決議可知問題早已存在,就普世聖公宗來說,南半球聖公會雖與美加承襲同一教會傳統,但在GAFCON眼中的美加教省對文化太過開放,過了妥協信仰的界線。實踐上的差異源於尋求多元價值、多元族群下的包容限度。例如,加拿大於二零零五年六月通過C-38號法案,同性戀婚姻的權利得到保障,而「生身父母」(natural parent)的權利則隨著這觀念從加拿大法律中除去而喪失。法庭又判一對同志教師勝訴,迫使卑詩省政府授權他們於二零零六年,將同性和變性議題加入由幼稚園至十二班中學生課程中,眾人才驚醒,同性戀再不是私人議題而是公共事務。由此例可見北美文化,只知爭取個人權利拒絕集體牽制,說句「我的事不用你管!」、「反對等如歧視!」。從美加兩教省未得普世聖公會共識,違反蘭帕決議,獨自祝福同性婚姻、按立同性戀主教一事,亦可見一斑。教會變得分化,有人認為偏離了真理,也有人說真理是包容弱勢的,那麼真理何在?加上在後殖民時代,本土意識抬頭,在亞、非省區尤甚,故亦不可能以強人手段達至合一。

領袖的立場差異

  作為普世聖公宗精神領袖,英國的主教長,坎特伯里大主教羅雲威廉斯(Rowan Williams)也意識到這些事實而不直接干預。面對分裂危機,威廉斯於二零零四年委派小組擬定<溫莎報告書>,強調各教省自主而相繫的盟約關係,轉入行政細節,而避開敏感性原則,讓群體聚焦於南北的共同盟約,緩和了當下的分歧與衝突。這未嘗不是一時之法,但長遠來說,就不能避開討論聖經對同性戀的立場和原則了。

  美國教省的主教長舒歌莉(Katharine Jefferts Schori),在二零零七年月普世省主教長會議(Primate’s Meeting)上代表美國教省面對各方攻擊。美方為回答<溫莎報告書>135段問「一個同性戀者何以帶領基督的群羊?」,於二零零五發表立場書“To Set Our Hope on Christ”。立場書堅稱,同性間的吸引有自然科學根據,而聖經的解釋類比(analogies)亦可支持同性戀。【類比法─以X比作Y,Y是已被認可者─例如,離婚與再婚、外邦人歸主。威廉斯提出將性傾向差異類比作種族差異,需另文處理】。GAFCON發起人之一,悉尼大主教贊臣在神學理解和實踐上與威廉斯存在差異,舒歌莉的「護教」對他亦缺乏說服力。贊臣是享負盛名的神學家,有濃厚改革宗色彩,主張教會應「建基於聖經」。

  主教長會議中有一段插曲。非洲尼日利亞教省大主教歐基樂(Akinola)聯同新加坡、肯雅、西非、南美、烏干達和盧旺達等七位大主教杯葛聖餐禮,不與美國的舒歌莉一同擘餅。主教長會議限美國教省在二零零七年九月三十日前明確表示不再按立同性戀主教、不替同性伴侶祝福禱告。美國教省於九月二十五日發表聲明,表示希望可留在普世聖公宗的團契裡,但只保證不會批准同性結合祝福的公共禮儀,並沒有保證不再按立同性戀主教。最後竟獲坎特伯里大主教聯同委員會接納。

丟人現眼的教會?

  美加教省中有數十個教區因不滿同性戀立場而脫離省總會,舒歌莉忙於法律訴訟追討教產,對頭是接收分離教區的尼日利亞教省。尼省人數全球排行第二,有超過一千七百萬會眾,是英國聖公會在全球最大的教省。上面提及的省大主教歐基樂是GAFCON的另一發起人,他一直在國內聯同政府堅持打擊同性戀。他設立「北美聖公宗聚會」(Convocation of Anglicans in North America,簡稱CANA),亦聯繫直屬盧旺達教省的AMiA (Anglican Mission in America) 接管脫離加拿大教省的教會。歐基樂為確立尼日利亞教省在美國的宣教事工,不理威廉斯和舒歌莉的反對,堅持為美國教省分離者按立首位CANA的主教。

  眼見有為數不少美加教區的信徒甚至神學家,因不滿同性婚姻立場而出走成「難民」,有人說上帝看見也會感心痛。殊不知同性戀議題的角力,已由聖經的戰場轉到爭取會眾的戰場!如果表面是信仰爭辯而實質是內部爭權,對基督教的形象將是何等打擊呢?難怪有聖公會領袖指現時聖公宗面臨的憂慮乃是內部權力鬥爭,關心的不是同性戀是否合乎真理,只是借同性戀為一種爭議工具去互相攻擊!

  在目前局面下,教會的聖潔(holy)與大公共融(catholic)皆已受損。因為當一個肢體違反了原初蘭柏所訂的共識,整體就被牽連陷入不潔中。引致不能共融的卻不是對聖潔的堅持,而是對性取向權利的執著。以「權利」高於「權柄」或以「權力」重奪「權柄」,兩者都不合聖經教導。有人不服約束,雙方爭持不下,在神學立場上各自申述其聖潔和大公的理據,令人質疑能否再回到原初一個教會(one)的狀況?在亂局中重建教會的威信,GAFCON已經知道南北互相杯葛,將是雙輸敗局。可能的出路是先退而求其次,接受多個宣稱「聖而公」之教會的存在,再尋求在使命實踐上的合作,再訂合一的新出路。問題是,當關係已見裂痕時,各自去作總比合作容易,到底有沒有促成合作的條件存在呢?

  

  教會對世界的承擔

  聖公宗適逢上面提及的教區分離、教產訴訟、人權、同志神學等爭執,正是多事之秋,筆者認為不妨作點「逆向思維」,藉問題引出解答也非不可能。

  (一)落實社會關懷。教省與教區若願意停止教產爭訟,免於浪費時間又加深傷害,雙方可選擇將利益轉作成立一個共同基金,服務同志人士,也服務公眾。教會是活在社會中的,例如上世紀關注到愛滋病在亞洲迅速蔓延,香港聖約翰座堂在一九九五

  年成立的紅絲帶「愛之家」是首個教會設立的愛滋病諮詢服務中心。今天,同性戀已是公共議題,教會不能如舊的單單口誅筆伐,作為上帝普遍恩典的施行者,教會有沒有足夠勇氣去承受世人的道德責難,去無條件幫助一些願意受助的同志人士面對社交、工作和疾病的困難呢?美國教省既然說祝福同志可鼓勵一些隱藏者有勇氣現身,大概也樂意為他們花費開設專業輔導、醫療等服務罷?分離教區所屬的非洲教省肯定是反同性戀的,但承擔不等於認同,責之深也要愛之切,承擔是落實信仰的一個關鍵。

  (二)維護異見權利。不少人呼籲尼日利亞教省與政府重新檢討同性戀刑事法例,尊重同志信徒作為有神形象的人,停止一切針對和打擊性政策,促進與同志團體對話。非洲教會痛恨罪誓要抗衡性解放洪流,能運用影響力透過政府加以整治,但畢竟神呼召教會不是作審判者,仇恨生更大仇恨。教會在有罪世界作為神復和的使者,應幫助政府訂立平和的政策,保障教會有自主立場,也保障同志人士人身安全,更須顧及他們在社會上的尊嚴。長遠來說,開明的法制甚至可給西方借鑒,保障同性戀異見人士;例如,在美加同性戀合法化的社會,同志聲勢浩大,異見人士現在反要求保障免被「逆向歧視」,就是動輒被人控以煽動性傾向仇恨之罪名(Hate Crimes Law)。

  (三)再尋根與定位。就同性戀與同志婚姻的神學建構與二千年教會歷史傳統的關係問題,很多教會都以「不要問、不要提」(“Don’t ask, don’t tell”)的態度迴避追問。觀乎近年發展,英國和悉尼的大主教是最有資格在教義和神學上帶領一場開放的對話。威廉斯大主教在一九八九年寫給英國「同志基督徒運動」(LGCM)的論文大概仍可作為對話基礎,當然也要各方沈得住氣才成。普世聖公宗的管治威信近年備受內外評論,現在正好有機會爭點光彩,一則發揮聖公宗特色,承襲更正教傳統回到使徒教會的根源上,二則可表示對眾信徒合一的承擔。盼望如果真有對話,在共同反省後,須將由主教長會議得到的同識有效教導各省眾信徒,使他們明白本宗立場,清楚自己在大公教會中的角色。

結語

  今年六月是教會年曆中的聖靈降臨期,基督宗教傳統以聖靈降臨節象徵「教會的生日」,聖靈降臨節或五旬節的事跡記在新約使徒行傳第二章,初期教會有三個願意:願意賣了田產、家業,將私人的東西分給別人;願意有公共生活的規則。原因他們有更高的價值,願意遵守來自使徒的教訓。

  今天,筆者也盼望見到普世聖公宗在的三個落實:在關懷社群、維護異見、尋根定位方面,追求上帝的普遍恩典、開明的法制、共同的傳統,作為良性互動的共同價值。願意聖公宗一如既往在世人眼前表現出使命感,為基督耶穌作見證,得眾民的喜愛,主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教會。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畫出生命】

【文林】

【過渡人生】

【神學探索】

【重尋敬拜根】

【牧耕筆談】

【放眼世界】

【交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