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團不滅的火—寫在國際青年節


2190 期(2006 年 8 月 13 日)
◎ 教會之聲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特立獨行、挑戰權威、敢於創新、追求理想,原本就是青年人的特色。社會有這麼一群青年人,他們雖然時會躁動鬧事,但始終推動了社會巨輪的前進改革。教會有這麼一群青年人,也才顯得朝氣蓬勃,勇於推陳出新,這樣教會才不斷更新而變化。

  回首六、七十年代普世華人教會,帶來巨變以至啟動神蹟的許多都是當時只得二、三十餘歲的年輕信徒,其中如香港的蘇恩佩和蔡元雲(創辦《突破》)、陳天祥(創辦「工福」)、馮煒文(推動工人運動);台灣的林治平(創辦《宇宙光》);新加坡的張千玉(創辦《華校生》);馬來西亞的黃子(創辦《文橋》);以至在社會改革、福音戒毒、文字事工、學生福音工作等等不同領域,都曾有無數有名無名的年輕信徒,敢於在社會及教會建制以外開疆拓荒,雖受盡冷言冷語奚落嘲諷,仍擇善固執的堅持理想,一步一腳印地奮力前行,最終是時間印證了他們的努力是值得的。

  青年領袖是如何崛起的呢?三十多年前的華人社會,不論是香港、台灣抑或星馬,仍在經濟起飛的前夕,社會沒有多少資源投放在青少年身上,遑論甚麼「青年政策」或培才育才計畫。教會也是剛好由西差會手上接棒,還未完全站穩陣腳,能夠有小小一個堂址,主日有一兩堂有分量的崇拜,已經是盡了全力。那個年代沒有甚麼“Think Globally, Act Locally"的偉大口號,又缺乏甚麼「通識教育」去啟蒙,但當時的青年人有的是一股熱誠、一腔熱血,他們的視野早已跨越了本族父家,看到了整個中華大地以至全世界的需要。他們靠的是自己的一雙腿,披荊斬棘的在荒原中開闖新路,其氣魄就如以賽亞先知所說的「在曠野開道路,在沙漠開江河」,其信心則如希伯來書作者所說的「不肯苟且得釋放,為要得著更美的復活。」

  但隨著經濟富裕,教會也多了大量對青少年人的關懷服事。不論是多元化的青少年事工、培才與師友計畫、專為年輕人而設的敬拜讚美、禱告服事、成長輔導、體育事工、通識教育、海外培訓,可謂令人目不暇給。今天青少年信徒享受了從未有過那麼豐足的服事,其弔詭處就如現代社會口口聲聲自認為「弱勢社群」的往往是享有最多特權,結果是因享受慣了而癱瘓了原本可以自食其力和自力更生的動力。昔日蘇恩佩在九龍界限街一座小樓房的狹隘房間內辦成了足足影響兩三代的《突破雜誌》,以及張千玉在李光耀「揚英抑華」的鐵腕下勇敢辦成《華校生月刊》的那分膽色和魄力,似乎已消失得無形無蹤。

  青年人原本的特色是「不甘平庸,敢於批判」。古老的民歌What is a Youth第一句就說"What is a youth? Impectuous fire"。心中必須有團火,敢於質疑,敢於批判,同時也要勤於思考學習,更加要奮力改變革新,這才不枉作青年人。

  年輕人要永遠牢記奮鬥、奮鬥、再奮鬥的道理。你們是自己生命的(查)fit人,要好好掌舵,靠主所賜的力量,開到水深之處。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畫出生命】

【雲彩見證】

【神學探索】

【真情真性】

【交流點】

【未圓語絲】

【太太你好】

【天國透視鏡】

【大雀鳥小雀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