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見證與自我審查


2190 期(2006 年 8 月 13 日)
◎ 交流點 ◎ 龔立人(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副教授)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容許我不客氣地說,見證一詞本身就是一種意識形態的審查。正因如此,在教會裡,我們只聽見千遍一律的見證。雖然故事的主角不同、經歷不同,但橋段卻一樣。因此,多聽一次見證與少聽一次見證沒有太大分別,因為這些見證並沒有令人對上主有新體驗。我的批評並非說見證者的見證不真實,而是為何人如此的複雜,但見證的橋段卻只有一款。這是信仰的幼稚還是信仰的簡單?

  若見證的對象是上主的話,有人經歷的上主是安慰的主,有人卻沒有這經歷,但他仍堅持信仰;有人經歷上主是使人逢凶化吉的主,有人卻沒有這經歷,但她仍相信上主。奇怪的是,我甚少聽見有後者經歷的兄姊之見證。他們不願意見證還是因為他們的經歷還未符合見證的基本要求,就是「上主拯救了我」?樣板的見證是勵志,但總覺得它欠缺生命的深度。因為樣板的見證將人生歸納為「在上主裡,困難不再是困難」,「順服上主,問題就解決了」等,但現實生活卻不是如此。在上主裡,困難仍在,問題仍在。或許,在困難中的人已無心見證。雖經歷上主與他共度難關,但掙扎和痛苦仍在。若他們願意見證的話,他們的故事將有埋怨、放棄、憤怒與失望,但也有微笑、感謝和盼望。我沒有興趣聽成功人士的見證,卻渴望聆聽在掙扎中的人之見證。

  究竟誰審查見證?是教會嗎?可能是,因為在佈道會,我多聽見樣板式見證;講述見證的書也不例外。是信徒嗎?可能是,因為在掙扎中的信徒將見證的機會拱手讓人。那麼,你又如何?你是審查別人還是自我審查?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畫出生命】

【雲彩見證】

【神學探索】

【真情真性】

【交流點】

【未圓語絲】

【太太你好】

【天國透視鏡】

【大雀鳥小雀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