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新年日子的學習


2162 期(2006 年 1 月 29 日)
◎ 交流點 ◎ 陳一華(宣道會錦繡堂顧問牧師)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中國人的春節,喜氣洋洋,家家戶戶忙個不了,親友間往來拜年又是禮貌的習俗,屬指定動作,這原是優良及意義重大的傳統,象徵家庭團圓與團結,即使平日各散東西,各有各忙,但一到過年,兄弟姊妹與後輩子孫,像百鳥歸巢的回到長者家中,互相祝賀,難得聚首一堂,歡度天倫之樂。

  可是,當自己年齡愈長,或遭遇一些家庭改變後,身分與心情跟昔日截然不同了,如獨身者、單親者、喪偶者及膝下猶虛者等均對新年過節產生惆悵與掙扎,到底還參與家庭團拜嗎?有的吃團年飯遲到早退、有的旅行避年、有的另抽一段人少出現的時間回家拜年。總而言之,他們就是不想遇見親友,怕他們太多的詢問,或太熱情的表現、或太冷漠的對待,甚至不願看見其他兄弟姊妹有著完整的家,自己卻單獨帶著兒女出現,好像有一番難於啟齒似的,有時更會觸景傷情,回家時還帶著長時間的觸動。結果,每逢過年前一段日子,思潮起伏,很是掙扎地思量,到底如何應付這道年關呢?

  因此,筆者想起新春歡樂日子,也該是我們一起學習成長的時刻,更是當事人與親友們一起互相學習的良好機會,建議略述如下:

  首先是親友方面的學習—謹慎說話:說話輕率隨便,甚至帶有幾分譏笑均是家人傾談時犯下的大忌,不但令當事人時感到難受,更會種下長期的傷害,故須留心說話,多感同身受對方的處境。

  其次,是當事人方面的學習—心理準備:對於自己的遭遇或身分的轉變,須先作好充分的認知及接納的心態,讓自己有了角色的調適,與人交往時,也作了心理準備。勿太敏感:與親友接觸時,須採取中庸與平靜態度,對於別人的說話、眼光及身體語言毋須反應過敏,若發現親友無心之失時,也當意料中事,減少內心不快。遇有不快經歷時,或情緒需要抒發時,應找信任的人作分享或傾訴,便能得到客觀的建議以作改善,切勿孤身上路,免身心受損。

  冀盼春節將至的日子,我們一起努力學習個人成長,既可度過歡欣的節日,也能享受家庭之樂!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畫出生命】

【文林】

【神學探索】

【真情真性】

【牧養全攻略】

【交流點】

【未圓語絲】

【太太你好】

【大雀鳥小雀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