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六成香港市民認為同性戀行為並不正常
回應性傾向歧視意見調查(一)


2162 期(2006 年 1 月 29 日)
◎ 真情真性 ◎ 陳碧珊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早前維護家庭聯盟為探討香港市民對同性戀及同性戀者的態度,並市民對政府就性傾向歧視立法的意見,委託了香港大學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調查單位)進行一項有關「香港社會對同性戀及性傾向歧視意見調查」的研究。調查單位成功以電話方式訪問了一千一百二十位年齡介乎十八至六十四歲的香港市民。調查的初步結果反映出香港大部分香港市民認為同性戀行為不應被鼓勵,並反對政府就性傾向歧視立法,筆者將分四期與大家一同探討調查的部分結果。

  首先,調查結果發現大部分被訪者對同性戀行為有保留,並認為同性戀是不應被鼓勵的行為。

  1. 六成多被訪者認為同性戀行為並不正常,相反認為正常的只有30%;
  2. 64.9%的被訪者認為同性戀行為是可以接受,但不應被鼓勵的行為,只有1.3%的被訪者認為同性 戀應該鼓勵,而認為同性戀行為既不能接受,又不應被鼓勵的有33.7%;
  3. 近六成被訪者認為同性戀行為會破壞現有的家庭制度;
  4. 七成多被訪者認為若同性戀行為在公眾地方愈來愈普遍,會對青少年帶來不良的影響;
  5. 有超過四分三被訪者反對學校教導青少年同性戀行為是正常的,持不同意見者只有兩成;
  6. 接近八成被訪者反對學校教導青少年同性戀者結婚是正常的人倫關係。

  明顯地,調查結果反映出大部分香港市民對同性戀行為有保留。的而且確同性戀是一個極具爭議性 的議題,縱然近年來對同性戀趨向接受的市民多了,但普遍市民對此仍持有保留的態度。本人認為基於同性 戀這議題極具爭議且涉及社會道德倫理等不同層面,應交由公民社會作進一步討論,以達至可平衡社會各方的共識。

  後記:調查亦同時反映出縱使大部分被訪者對同性戀行為有保留,甚至認為對現有的家庭制度和青少年的成長帶來負面的影響,不過,香港社會普遍是接納同性 戀者的。箇中數據,將於下期再與大家研究。

(作者為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文化〕)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畫出生命】

【文林】

【神學探索】

【真情真性】

【牧養全攻略】

【交流點】

【未圓語絲】

【太太你好】

【大雀鳥小雀鳥】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