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自殺與教育改革


2161 期(2006 年 1 月 22 日)
◎ 時事透析 ◎ 植柏燊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兩名教師在四日之內相繼自殺,老師本意春風化雨,作育英才,最終卻以自殺作結,這真是一齣人間悲劇。

  兩位老師的遺孀均有表示,他們生前曾透露工作壓力太大,確令人吃不消。而教育統籌局常任祕書長羅范椒芬卻作了一句涼薄的評論:「如果係(教改的壓力),點解淨係兩位老師(自殺)呢?」因而引爆教育界對教育改革積聚已久的不滿,「教協」更發動遊行,到政府總部要求特首主持公道,羅太吐出「對不起」作道歉,而「教協」會長張文光批評她:「道歉其外,涼薄其中。」而教統局局長李國章亦公開表明,不應對羅太的話斷章取義,教師如果無法接受教改挑戰,大可申請提早退休。及後急急宣佈推出三項措施以紓緩教師壓力,包括設立教師校長保密投訴熱線;成立獨立委員會調查教師超標問題;增撥十六億五千萬予中小學,以增聘教師、行政人員或購買服務等。

  據調查顯示,教師自殺的原因很多,但教改帶來的壓力絕不可抹殺,七成教師認為工作壓力會對教學質素和學校工作構成負面影響,試看教改五年,有二千教師未達標,評核制掀起「殺校」潮。既要應付公開試的成績,還要應付一連串的改革行動,如:語文政策、資訊科技教學、課程改革、持續進修,增值表現、校內校外的評核等等。很多教師因工作壓力而失眠及食慾不振,尤其在天水圍區的學校,學生面對的家庭問題較多,教師成為半個社工,經常要作家訪等,協助學生及其家長。教師長期在無助、矛盾和挫折感中度日,如何去平衡心理?又如何去對學生傳道、授業,解惑呢?

  近年政府推行教育改革,目標是正確的,可以提高教育質素,當局可以增加資源作恰當配合。有資深教育界人士表示,對於手握教改大旗的羅太抱有希望,可惜及後對她做事手法及處事固執,沒有商量餘地,因而大失所望。

  教育組織為死者悲傷,也不認為死者自殺不能說與教改無關,但應強調「 死」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老師是學生甚至是社會的表率,要解除工作壓力或抑鬱情緒的威脅,應要互相支持及冷靜討論,大埔區校長在報章刊登全版聯署廣告:「人生滿希望,教育總有璀燦明天」,勸勉學生及老師珍惜生命,肩負重任,開創未來。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雲彩見證】

【神學探索】

【真情真性】

【牧養全攻略】

【交流點】

【未圓語絲】

【太太你好】

【大雀鳥小雀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