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教育「非人化」或基督化 ?


2161 期(2006 年 1 月 22 日)
◎ 交流點 ◎ 胡志偉(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最近兩宗教師自殺新聞,帶來社會不少討論,其中之一就是教師工作壓力與「教育改革」之間的因果關係。也許是時候,所有教會辦學團體能走在一起,再思教會辦學的使命,否則教會學校可能奉基督之名,卻與一般學校無異,同樣勞役教師,課餘之外,更要加上宗教活動。

  教育政策走下來

  也許各方須要從根本思考 :「現今教育政策奉行『計劃經濟』或『市場經濟』 ?」正因為政府的政策一方面要「中央規劃」,另一方面又要以市場定律來評檢各學校之優劣,這正是筆者認為問題之所在。要開創教師的空間,就先要為教育政策鬆綁,否則教師仍要面對「縮班殺校」、「又要通識、又要專教」的心理壓力。目前教育政策的困局就是「計劃經濟」之失效,官員不相信父母會為其兒女安排最好的教育前途,也不信任辦學團體可按其宗旨或理想辦好學校,也不肯定教師會因應教學挑戰而不斷進修 ? 只要教育統籌局官員放下「計劃經濟」,任由各辦學團體自組校董會,自訂教學語言,甚至有自主空間,決定教師的資歷與薪津,又能自行招生。現時,唯一可行的是轉作「直資」,但「直資」佔的比例甚少,能轉化的作用不大。要真正創造空間,教育署先要放權鬆綁,讓辦學團體有更大的自主與彈性,否則所謂「教育新政」只會徒勞無功 !

  教師專業走出去

  教育決策者的挑戰是「走下來」,而專業工作者如教師則要「走出去」。惟有專業工作者敢於走出固定的「專業框架」 (out of the box),不單從本身位置看待教育,又能保持求知者的學習心態,從不同角度理解世事。

  在《耶穌哭泣》(Jesus Wept) 一書,作者提醒專業工作者可以選擇放下權力,甚至「自我」在內,惟有此種坦然面對生命的脆弱,正是專業工作者需要學習的。教師從來不是「教改」的手段,教師的尊嚴不在於校長的評核;教師承認不是強人,須要休息,須要有自主的空間;校方又能體諒同情,不要求教師承擔過多校內外活動,鼓勵教師多走出去,可早些回家,放假又毋須經常回校當值。當更多教師敢於「走出走」,毋須朝七晚九留在學校,必能減輕工作壓力,享受正常生活。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雲彩見證】

【神學探索】

【真情真性】

【牧養全攻略】

【交流點】

【未圓語絲】

【太太你好】

【大雀鳥小雀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