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的難題:歷史耶穌拼圖策略


2025 期(2003 年 6 月 15 日)
◎ 神學縱橫 ◎ 井夫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歷史耶穌的研究有如一個雕刻大師要重塑耶穌的雕像,擺在他面前的是好幾幅從許多拼塊所砌成的人像拼圖「正典福音書」,它們皆聲稱是從耶穌的真實繪像製成的拼圖,但好些地方出入頗大。仔細地看,更發現一些拼塊有被改動過的痕跡,令人懷疑拼圖者可能曾改動過原始的拼塊,甚至一些拼塊根本可能是由拼圖者自己造出來的。其中一幅與別不同約翰福音,像是印象派(Impressionist)的作品。最近又找到一組零零碎碎未經拼合的拼塊「多馬福音」,亦聲稱是同一位人物的肖像。要進行如此艱鉅的工作,有何策略?

策略甲:先鑑別,再拼砌,寧缺勿濫

  從十九世紀直至現在,許多人認為由於我們未能肯定手上幾幅畫像的組成部分(即每一片小拼塊),是否真的出於原來的繪像,因此就不能夠天真地企圖藉這幾幅製成品重塑該人物的雕像。他們仿照笛卡兒所建構的一套獲取真確知識的方法論:先建立不能推翻的基礎,然後再在其上建立穩固的知識。這模式主導了過去近兩世紀的歷史耶穌研究,叫研究者都例必先行決定個別拼塊的可靠性,然後再砌其畫像。立論激進的Jesus Seminar固然採此方法,過濾出一位不談末世的耶穌;但立場偏近傳統的學者亦不乏採此道者,例如跟Jesus Seminar南轅北轍的著名天主教學者John P. Meier,在其巨著A Marginal Jew的卷一中,用了幾近半卷書交代他用的材料和方法,其中提出了五個較重要的過濾原始耶穌資料的原則。首四個是傳統的過濾原則,包括:尷尬原則(愈使後期教會尷尬的資料愈可靠),斷層原則(愈是與舊有的猶太教和後來的教會無關的資料愈可靠),多重印證原則(愈多在不同來源出現的資料愈可靠),一致性原則(與其他由先前的原則過濾出來的資料一致的資料)。第五個原則與前者稍為不同:愈是與耶穌被拒絕及被殺的事實相符的資料愈可靠。

  這類方法是先鑑別出個別的資料,然後再找出與其一致的其他資料,合成一堆堆的資料組。每一片資料都必須經過細心挑選,寧缺勿濫。問題是,我們真的可以不先存任何有關完成圖的假設,而仍能鑑別出個別可靠的拼塊嗎?經過多翻嘗試,愈來愈多人對此不表樂觀。正如Albert Schweitzer在上世紀初作出的評論,研究者所找到的耶穌原是研究者自已的投影。在八十年代初期,已有學者提出新的方法。A.E Harvey指出研究方法漸已由過去注重判斷某一話語是否耶穌所說過,過度到關注整個記載所呈現的印象。

策略乙:植根古代,提出模型,批判求證

  有些研究者質疑以上的方法。曾著寫三冊ICC馬太福音註釋的Dale C. Allison指出,按常理說,細節較概括的印象更容易被弄錯。倘若福音書裡一系列清晰的末世論主題竟然都是被復活信仰所扭曲的結果,則福音書根本就不能提供未經復活信仰洗滌或扭曲的歷史耶穌資料,我們亦無資料可進行歷史耶穌的探索,只能安於無知。套用上面的拼圖比喻,假如四幅完成圖都把歷史耶穌繪畫成另一個人的模樣,那麼我們怎能再期望組成這些畫像的拼塊能幫助我們重組出真實的耶穌肖像呢?顯然,我們需要另一個策略。

  Allison認為我們既然能從福音書中勾劃出一系列鮮明的末世主題,福音書有視耶穌為先知的記載,而末世先知在第一世紀前後存在,那麼採取首先由Schweitzer提出的末世先知模型作研究的模型是合理的。若從這模型出發能夠幫助我們統合其他資料,則這模型的說服力便愈來愈強,其解釋能力將印證其正確性。與此相符,N.T. Wright認為任何對耶穌的解釋必須回答五個問題:一,這位耶穌如何可以植根在第一世紀的猶太宗教及社會?二,耶穌的目的是甚麼?三,耶穌為何被殺?四,教會如何及為何出現?五,為何會產生現存的福音書?Allison及Wright都沒有從個別被鑑定為真的資料開始其歷史耶穌的建構,而是從一個由第一世紀的歷史提供的研究模型開始,再從歷史、文化諸角度檢討此模型的歷史可能性。

  用砌圖策略來比擬,策略甲從個別拼塊開始,將相關的先砌成一堆,積少成多,由內而外。策略乙則先搭建好邊圍,再處理中央的細節,由大至小,由外而內。砌圖高手常常同時採用此兩種策略,歷史耶穌的研究也許亦會朝此方向發展。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文林】

【雲彩見證】

【代禱事項】

【親密家庭】

【資訊年代】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真情真性】

【牧養事件簿】

【有夢人生】

【交流點】

【市井心靈】

【才德女子】

【大丈夫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