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蘭花佈道會


1987 期(2002 年 9 月 22 日)
◎ 文林 ◎ 溫燕蘭(紐約法拉盛報道)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文化更新研究中心院長梁燕城博士,在去年「九一一」事件發生後,便要乘坐飛機,也因此在上機前,他寫了一份遺囑,內容一開始便是如果他明天不存在,請朋友們不要問為甚麼?因為他一生是在解答苦難,如果有人問為甚麼?便證明他一生是何等的失敗!

  遺囑中指明死是好得無比,並知道死後將往何處去。梁博士坦言回顧一生覺得美麗和有意義,無論對中國文化、歷史,以及盡力愛人,均充滿感謝。他首先多謝父母,其次是太太、兒女、親友,他甚至感謝他的敵人,坦言如果沒有了他們,他學不懂饒恕,並在艱難中前進;他又感謝自己是中國人,感謝近代中國的苦難,致使他可以站穩做一個中國人。他最後希望中國會更美好,擁有更好的人權民主,並符合中國的發展;再者,他又寄望教會對內對外和諧,少有紛爭。

  梁燕城博士由北美西岸的溫哥華飛來東岸的紐約,在法拉盛以自己的遺囑內容,為「蘭花佈道會之從鮮花看人生」掀開了序幕。他說:遺囑所寫的都是抽象思維,在真實中,他仍是有點怕,所以他在上機前,緊抱妻子兒女,深恐是最後一次。

  他指出,人總有憂慮,為甚麼會有憂慮?憂慮的原因是要面對未來,並要作出決定,然而卻不知道所作的決定是對是錯?現在所做的決定是好還是不好?

  梁博士不僅引述哲學家的名言,並以自己為例來深入淺出的解釋憂慮,為的是要與會眾產生共鳴。

  接著他帶領會眾回到二千年前的加利利海,他敘述著當地的美麗,滿地百合花,天空上又有飛鳥,在那裡竟有數千人聚在一起,目的是在聽一個人講話,而講話的人正是耶穌,他說話精彩吸引,那數千人聯袂走去聽,走去問的,正是人生出路的問題。耶穌說:「不要為明天憂慮,生命勝於飲食,在天上的飛鳥不種不收,天父尚且養活牠們。」

  梁博士說,面對憂慮,不妨看看飛鳥,牠們不知道世貿遭襲,也不知道布殊是誰,但牠們仍然飛翔!自由自在地飛翔!因為牠們享受大自然美麗,活在上帝愛裡,活在宇宙系統中。

  可是,今天人卻活在自己所弄的系統中,無論在政治、經濟、人事上活得苦不堪言,失去了飛鳥的自由,如果人要心靈獲得釋放,便要回歸宇宙的系統中,回歸上帝!

  梁博士指出,耶穌用飛鳥點化人生,呼籲人放下活在自己的系統中,投入到上帝的愛裡。耶穌強調,生命比食物重要。

  梁博士提出做人是為了甚麼?並曾以此問題問及他的學生,有答:做人是為了吃飯,吃飯是為了生存。生存是為了吃飯,梁博士直言答案膚淺,並謂,這樣的人生有甚麼意義?難道是一天一天的吃下去,肚滿腸肥,讓膽固醇增多嗎?

  然而,耶穌改變了看法,並強調,生命比食物重要。梁博士說,生存的意義:是追求上帝、學習愛人、做更多更多有意義的工作,對人類有更大的貢獻,甚至懂得欣賞蘭花。

  梁博士又指出,耶穌為人類解釋了生死的問題,並以飛鳥來啟發人生,聖經記載,野地的百合花,不是較皇帝所穿著的美麗嗎?但花始終會凋謝,人不也是要離開世界嗎?不是死後上天堂嗎?然則,最重要還是現在要活得美麗。

  梁博士又以花為例指出,花的存在是讓人欣賞,並讓人藉著欣賞感到快樂,而人又可否像花一樣的吸引別人,使別人快樂?他不諱言,人活著帶給別人痛苦,但透過愛、寬恕和笑容,卻可減低別人的痛苦。

  他引述聖經記載,二千年前,耶穌與人同行,卻被人看不起,被出賣,經歷十字架,經歷痛苦死亡,可是在三天之後,耶穌復活,帶來了永恆的盼望。

  梁博士說,耶穌把苦難轉化為復活,讓人有盼望,讓人有永恆的生命,讓人可以從頭再開始,只要肯以信心接受耶穌成為個人的救主,天堂便會活在我們的心中,而死亡只不過是一道門,讓我們進到光明。

  他又引述聖經記載稱,昔日上帝對摩西說,你的痛苦,我已聽見、看見和知道,同樣今天,上帝知道我們的憂慮,了解我們的苦難,並願意與我們一起面對明天,願意與我們共走人生的路。

  今次的蘭花佈道會是由美德中華基督教會、中宣會澤恩堂、傳福中心、紐約神學教育中心、標杆書室合辦。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影音視評】

【代禱事項】

【親密家庭】

【餘暉集】

【夢想的萌芽】

【資訊年代】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牧養事件簿】

【男人傳奇】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