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禮遜譯經圖有?品


1961 期(2002 年 3 月 24 日)
◎ 教會圖說 ◎ 浩然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有Jean Crouch-Smith, BJ Lofland, Clarice Nobbs, Merry Uebel-Yan等人合寫了一本Macau Protestand Chapel, A short history《澳門基督教小聖堂簡史》,於一九九七年六月出版。這本簡史所說的基督教小聖堂,就是在澳門白鴿巢花園毗鄰的基督教墳場內的那座小禮拜堂。據謂這座小教堂興建年份甚早,可以說是基督教士在華興建第一所禮拜堂,故此有很長遠的歷史。值得去發拙和研究。由於小教堂興建在墳場範圍之內,所以這座小禮拜堂應是為外國信徒作安息禮拜之用,至於作為向華人佈道的堂址,似難找到十九世紀的資料。

  在《澳門基督教小聖堂簡史》第五十三頁,印有一張彩色的「馬禮遜譯經圖」,由錢納利(Chinnary)所繪。若以這張彩色的「馬禮遜譯經圖」,與澳門聖公會馬禮遜堂堂務促進委員會,為紀念澳門基督教聖堂祝聖七十五週年,暨基督教來華一百九十週年紀念,於一九九七年六月十二日所印製的那張「馬禮遜譯經圖」明信片去對照,則可以發現兩張譯經圖是有許多不同的地方,我們可以從中去分析比較。

  就《澳門基督教小聖堂簡史》那張譯經圖所見,在色澤上是非常奪目艷麗,特別是在中央站著那位青年,所穿的長袍是金魚紅有黃色花點,相當奪目;光線鋪陳集中在這位青年的身上,成為整幅圖畫的焦點。而馬禮遜牧師在整幅圖畫中,並沒有凸顯的角色,只是面露笑容,眼神轉望另一個方向,他是圖中另一個配角。說到那位拿毛筆在枱上寫字的老者似未能集中精神,老年和青年的譯經人像的表情上,是沒有實質的處理,只是一種虛浮的色澤。然而在明信片的那將繪圖,青年所穿的是一件素色的長袍,不是有花點艷麗的長袍,馬禮遜牧師和站著那一位青年,以及抄寫聖經的老師,在眼目表情上都是炯炯有神,青年人和老者兩位華人,他們都是集中翻譯工作,而馬禮遜牧師才是真正的主角。馬禮遜牧師的博士袍臂上清楚有三劃,《小聖堂簡史》的圖畫上較為含糊,相反明信片更見清晰。兩幅圖畫都說是錢納利的作品,但為甚麼在兩幅圖中有一幅是差異極大,那麼其中必有一幅是仿製的品。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十大長者】

【雲彩見證】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前線】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宣教千里】

【牧養心聲】

【男人傳奇】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一個人在路上】

【一台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