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除教科書?


1939 期(2001 年 10 月 21 日)

◎ 如情未了 ◎ 李碧如


  最近有些學校提倡取消中文教科書,改以各類圖書代替。據云學生反應甚佳,學習興趣更濃。

  我一向極力主張學生應大量閱讀課外書,亦絕對肯定閱讀課外書的益處,甚至認為課外閱讀應提高到與語文教學同等重要的地位,但對課外書完全取代教科書則持保留態度。

  小學跟中學不同,中學課本幾乎全由歷代名家文章構成,所以早一陣,有人倡議選五百篇名家作品,任由各校按學校特色、學生程度去自選教材,這在中學完全行得通。因為中學生學語文以篇章為主。

  而小學的語文學習,則以字詞教學為首要任務。小學中文教科書以教署所定字彙表為標準編寫,每一年級透過讀本教學,循序漸進地掌握若干字彙詞彙,並且帶出各類句式,各式文體的學習,此乃小學教科書編寫困難所在,因為縱有生花妙筆,要以規定使用的字詞來寫文章,其難度可以想見。

  換言之,中文教科書縱或未符理想,卻能在小學六年內有計畫有步驟地讓學生掌握常用字約三千字左右。一旦廢除教科書,除非老師能夠確定選為讀本的課外書包含了小學生所有要學習的字詞,否則便有所缺失。

  一般人寫文章,鮮有規律和計畫去介紹不同字詞,尤其是課外書通常供孩子自行閱讀,所用字詞會較教科書略淺,若以此等課外書為讀本,趣味是足夠了,只怕會欠缺「營養」~語文所需的基本功~字詞學習。

  這樣,恐怕便是由一個極端去到另一個極端,以前是過分重視讀本教科書,似乎每年學懂那二十來篇文章便是學好中文;現在又太輕看教科書,隨便刪減取消,也不管那會割斷字詞教學的連貫性。

  優秀的教科書,配以大量趣味性課外閱讀,才是理想的語文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