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的愛與恨


1917 期(2001 年 5 月 20 日)
◎ 父母也EQ ◎ 余德淳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家庭是一個使人承受「情感遺傳」的地方。

  每當我看見一個說話時緊張切齒的女士,我便想像到她會有一個不斷要逃跑離開她的孩子!

  在復活節期間我到澳門主持了五個親子講座,有一位女士由第一場至第四場均有出席,經常都舉手發問,可惜因時間關係常輪不到她。

  最後她忍無可忍地行到台前把我截住,含淚向我說出她有一個很難教的兒子,在她說話過程中她不停地表達她的無力感覺,原來她的孩子已達到「胡作非為」的境界~偷錢、搶錢、連她鎖了的櫃也被撬破,孩子把錢拿去買他心愛的玩具、食物......。

  在旁邊的其他家長一人一句地加入:「你不能這樣下去......。」

  那女士只有哭泣地聽各人的說話。

  我告訴她在第五場講座中可帶孩子一齊來,她起初說孩子不肯跟他,但當我說我要六月再來澳門時,她很大決心地說會盡力

  在離別時,我問她會否邀請她的丈夫同來,她痛苦地搖頭不語!

  這是家庭的「愛與恨」。有應該盡多點責任的一方卻是常常棄權!而剩餘一方便亡命地做出溺愛的行為。

  這類母親總是加多些「後患無窮」的投資,打開錢箱傾倒出「補償金」!

  當孩子習慣這種補償,就以為這是今後的交易手續。

  要收回嗎?太遲了,他已建立一個收受長期補償金的戶口。

  他開始恨母親的反悔,母親在心底卻是恨另一個人~孩子的爸爸。

  你猜孩子的爸爸正在恨誰?他恨過去曾愛過家人的「自己」!

  所以今天存在那麼多倫常慘案!因為欠缺「怎樣愛得長久」的教育。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聯會特別事工】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前線】

【溪水旁】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英倫拾絮】

【宣教千里】

【牧養手記】

【如情未了】

【交流點】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