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知患癌後,我發現孩子們有非常的反應,為甚麼會這樣?
妳的觀察很入微,不錯,孩子的感受是不能忽略的。雖然不同年齡與性格的孩子,會有不同的反應,但大體上,他們會因妳得病而憤怒、害怕、退縮、擔憂等等;有些甚至會以為自己不乖所以害妳生病,因此妳需要找時間,親密、直接,又正面地提妳患病的消息和之後的需要。假如你有一些東西給他們做(如幫忙買報紙、餧寵物等),他們會因為有東西可以做而自覺有用,進而減少被困與無助之感。。
乳癌再發的機會如何?我可以怎麼辦?
癌症再發的研究即是預後的問題(Prognosis),那要取決於好多種因素,以乳癌來說,腫瘤本身的生物學特性,病情,病變的發展情況,以及治療是否及時,方法是否恰當,都會影響預後的因素,並且其互相關係相當複雜。
中國癌病人完成治療後,好多時會出於走投無路之下而藥石亂投,四出尋訪神奇板方或郎中、寄情某種自己不能(也是不想)解釋的祕密方法,如氣功、神草,然後加上一大堆想當然的生活方法(如說不要過勞、不要這,不要那)一個勁的說服自己,這樣做就會有效地阻止癌細胞再發。很可惜,現實不隨着意願轉移。
我們完全明白也同情人走投無路時的惶惑與恐懼,但正因為癌細胞是那樣可惡與可怖,我們更不要一頭栽在沙堆裏想當然,乃要眼對眼,口對口地面對癌腫的真相,然後科學地採取有效措施來對付。忘記三姑曾經每隔十五分鐘單腳向南站着吃五粒豆豉而叫癌腫消失,或六婆向大樹公燒香等不科學的方法。
乳癌病人療後的隨訪時間表是怎樣的?
我們沒有獨一的隨訪時間表,醫生會因應妳的病況來為妳度身訂造一個適合妳返院檢查時間表。
不過大體說來,治療後的頭兩年,復發與轉移的危險性最高,因此醫生會要求你在第一至二年,每三個月隨防檢查一次,到第三至五年,每半年檢查一次,五年後每年檢查一次。
醫生會用甚麼方法檢查?
妳可能每年要做一次骨骼掃描和胸部X光檢查,每次隨訪都要抽血檢驗,每年做乳部X光檢驗。
倘若在兩次約定檢查中間有不適,我應當怎麼辦?其實我應注意甚麼地方?
有不適,自然應立刻到醫生處檢查。但要注意哪些地方呢?下述任何一個地方出了問題,都應立刻向醫生報告:
‧ 乳房,肩膊、盆骨,下背部疼痛;
‧ 乳房有變形;
‧ 乳房疤痕有改,有腫塊,表皮增厚,紅腫;
‧ 突然失重,無胃口;
‧ 不止的咳;
‧ 聲音沙啞,歷久不癒;
‧ 嘔吐、暈眩;
‧ 肚瀉,胃灼熱;
‧ 經期變異,如週期改變,出血量有變;
‧ 視覺迷糊;
‧ 頭痛厲害,次數頻密;
‧ 行路有困難;
‧ 消化不良,歷久不去;
當然,很多別的疾病都會引起上述病癥,例如感冒;不過無論出自何因,妳都要向醫生報告,由他作判斷。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癌病答客問】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貞潔有道】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