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篇
教會給予孩童的恩典


1868 期(2000 年 6 月 11 日)
◎ 親密家庭 ◎ 麥張偉芬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爸爸,佈道會有多少人信主?」

  「媽媽,我不回來吃飯啦。我想參加少年崇拜諮詢會呀!」(聚會提供簡單午膳。)

  「媽媽,今次需要我協助兒童照顧嗎?」

  十一歲的大兒子自小就很喜歡教會生活,不但兒童團契、兒童合唱團、兒童崇拜、暑期聖經班、主日學,連教會性的活動也有他的分兒。幾年前,教會全面裝修,完工後,教會要發動會友大掃除,好讓幼稚園有一個乾淨整齊的開學天,兒子與一羣小朋友就興緻勃勃的參與。又有一次教會舉行開放日,他由早上八時當值至下午六時,全無怨言,而且樂此不疲。老實說,教會如有甚麼需要,他都樂意參與,例如:看書攤,做跑腿工作,他都第一時間表示願意和承擔,這樣自得其樂的團隊活動,實在幫助他漸漸地從成人身上學習責任感和分享的精神。

  參與團體活動對一個孩童的成長是十分重要的,因為他們可以從中學習培養團隊精神,並且產生對這羣體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加上團體活動是個人角色、個人能力,以及個人努力的結合,彼此共榮共辱,對孩子而言,是可以擴闊他們生活的經驗。不過最深的體會是,教會團體性活動能夠提供家庭以外的「指導」,換言之,不只是父母教導他,還有其他人貢獻他們的生活經驗,與孩童分享;這樣不妨放心交給教會導師教導他,並接受其他人對自己子女的鼓勵。

  此外,我相信每一個教會團體性的活動,都有其高度性或暫時性目標,這些共同的目標是會刺激孩童,不單只能領受恩典,而且會學習付出和貢獻自己的力量,甚麼「責任感」、「歸屬感」、「分享互助」......等詞句,孩童只能夠從實踐中得着生命的建立。

  現今社會的孩童最大的弱點就是自我中心,這可能與他們日常活動的參與都是十分個人化有關(當然還有其他原因)。所以,在教會中成長的孩子,在這方面的成長,是較為有利和有較多機會在團體中有所學習。對的,這是教會給予小孩的一種恩典和福分。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癌病答客問】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貞潔有道】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