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賈家溝附近的村民都看見這樣的情景:一位下肢癱瘓的殘疾人用兩手撐拐、臀部地一點一點向前挪動。這位殘疾人叫劉秀堂,是陝西神木縣賀家川鎮賈家溝小學的民辦教師。」(《明報》25.5.2000)
前些日子,剛讀過英國科學天才霍金的事跡,料不到中國大陸也有一個類似的人物|陝西的劉秀堂,他也是因患類風濕關節炎而肌肉嚴重萎縮以至不能站立行走,他每天要用兩個多小時一步一步的挪到學校;最感人的,是廿多年來他從未缺課,即使是下著風雨,他仍堅持上課。
霍金、杏林子、蔡蘇娟、劉秀堂,都是身罹惡疾,不能行走自如的人,但他們卻有著不屈不撓的鬥志和能力,在極其艱難的主客觀條件下,努力不懈的奮鬥又奮鬥,結果各自創出生命的奇跡。就以劉秀堂為例,他出生於偏僻落後的鄉村,只念過幾年小學,長大後才自學完成陝西師範函授的全部課程,成為一位合資格的教師。
人的潛質是何等巨大,人的愚味和惰性又是如此頑強,足以抵消人原來具備的潛力。早上送孩子乘搭校車,看見許多背著名貴書包的學生沒精打采的,有的甚至是菲傭替他背書包,有的坐平治、寶馬房車,但仍是一臉的不耐煩,我就想到這些寵壞了的孩子,長大後如何應付人生的困難與挑戰呢?
香港教育制度誠然有許多令人垢病的地方,但危害至大的,莫如香港的社會文化風氣和香港人的精神素質。不少香港家庭,惟錢惟利是尚,貪便宜,好逸樂,夜夜笙歌,看電視逛商場是唯一娛樂,對文化藝術一竅不通也不去理睬,以致培養出來的孩子嬌生慣養,認精學懶,好逸惡勞,四體不動。霍金、劉秀堂於他們,彷如天外來客,叫人難以理喻。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癌病答客問】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貞潔有道】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