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88 期(2000 年 10 月 29 日)
◎ 探病錦囊 ◎ 陳碧雲
焦慮是一種很常見的都市流行病。在探病時,此不單見於病人,在探病者身上,亦常常可見。
有些人在探病時,忙來忙去,為病人做做這樣,弄弄那樣,而所做的一切,全不適切,病人毫無此需要。
有些人(特別是家人)探病時,不斷怪責、埋怨病人「為何不早一點看醫生﹗」「都叫你不要吃這些東西﹗」「平時又不多點休息﹗」「晚晚三更半夜都不睡」。這些帶着責備性的說話,很多時亦反映着探病者內心的焦慮,一時間不知如何表達關切的情懷。
又有些人,與病人談話時東拉西扯,不斷轉換話題,不願讓病人正面談及他的感受。此可能因探病者正焦慮着如何關心病者。
以上的種種,在探病時會不自覺地表現出來。此後,當你留意到自己在探病時弄東弄西,半帶責備埋怨或說話不能集中焦點時,正反映着自己內心可能有焦慮的情緒。此時,不妨理性地讓自己靜下來,容許自己內心有不安、混亂的情緒存在,問問自己焦慮的原因,但不要急於解決它。漸漸地,你會發現做些甚麼不是解決之道,而你亦會有更多的空間去承載焦慮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