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牟宗三的《圓善論》(一)


1888 期(2000 年 10 月 29 日)
◎ 古道今詮 ◎ 李慶餘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若說儒家是中國學術思想的主流,相信沒有甚麼人會反對,雖然在全球步向一體化的今天,各種意識形態正在互相影響,並且多元的後現代思維令一元性的思想難以獲得認同,但儒學的第三期發展仍然是中、港、台三地公認的重要學術流派,為當今中國哲學的主流思想。儒學的第三期發展是指以牟宗三、唐君毅、徐復觀、熊十力等人所倡說的心性之學。由於他們的學說皆以儒家為本位,故又稱為當代新儒家。

  鑒於儒家學說在過往曾有過兩段興盛的時期,為了凸顯不同時期儒家學說的不同特點,所以不少儒家學者都以孔子所闡揚的學說為儒學的第一期,宋明理學為儒學第二期之發展,而當代新儒家則為儒學之第三期發展。儒學第三期之發展可追溯至五四時期,當時國人面對西學之衝擊,部分人誤以為中國文化一無是處,乃有全盤西化之論。而新儒家學者們則反對這論調,並主張中國固有之文化精神可消化西學,並且可開出民主與科學。其中牟宗三先生的學說尤為人所津津樂道,他以康德哲學為西方哲學發展至最高形態的產物,並嘗試從中國固有之思想中找出會通康德哲學之路。牟宗三先生著作等身,其晚年作品《圓善論》更被譽為是其學術成就之最高表現。於書中,牟宗三先生不單指出了康德學說中「最高善」的未圓足處,亦整理了中國儒、釋、道三家的圓教形態,並以之來消融康德的理論,其中有不少地方論及基督教之義理,並對上帝之本體論作出了批評。

  

一、何為「圓善」

  「圓善」一詞源自康德哲學中的「最高善」概念。由於現實人生中,有「德」行者往往不必有幸「福」,所以康德稱幸福與道德的按比例平均分配為「最高善」(Summon bonum)。牟宗三先生稱這種分配為「德福一致」,並以這觀念有圓滿、整全的意思,進一步把「最高善」譯為「圓善」。牟宗三先生又站在儒家的立場,指出孟子所說的天爵與人爵,所性與所樂,若能相諧和、相一致,便是整全而圓滿的善。孟子所說的天爵,便是仁義禮智之本心;人爵便是本心之外的權位富貴。《孟子‧告子篇》云:「仁義忠信,樂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此外,所樂是指帶有道德意味的欲求,而所性則是指本性中所具有的仁義禮智的本心。《孟子‧盡心篇》云;「廣土眾民,君子欲之,所樂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樂之,所性不存焉。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見于面,盎于背,施于四體,四體不言而喻。」由此可見,牟宗三先生以孟子所代表中國傳統智慧中,亦有德(即所性與天爵)、福(即所樂與人爵)一致的觀念,並就此開展了中、西哲學與有關圓善問題的會通之討論。

  

二、儒家對圓善觀念之體會

  牟宗三先生對「德、福一致」中「德」的觀念的理解,可從他如何解釋《孟子‧盡心篇》的話看出來。〈盡心篇〉云:「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牟宗三先生解「盡心知性知天」為:一個人若能充分體現仁義禮智之本心,就可以知道本身固有的道德創造性。而道德創造性又可通過實踐的方式,體證天有創生萬物的意義。他又解「存心養性事天」為:一個人若能通過操存仁義禮智之本心,便能保養他之所以異于禽獸的真性,亦即能顯出其本心的道德創造性,而道德創造性又能體證天之所以為天,這是因為上天創生萬物之過程正是一道德秩序。縱觀牟宗三先生對以上兩聯的解釋,可見他以為心性、心體有道德創造性,而道德創造性又與天之本性相通。不可不提的是,以道德心性為人之真性,又以這真性與天之性格相通,從而挺立人的主體性,正是新儒家哲學的一個特點。

  至於「殀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一句,則帶出了「命限」的概念。牟宗三先生解此句為:一個人不應因懼怕死亡而改變其信念,反之應盡其本分去踐行道德。至於自己所不能掌握之遭遇,如疾病、死亡等,則無須顧忌,因為這為「命」所「限」,人根本不能掌握。

  「命限」可理解為命運之限制。現實生活中的或凶或吉,或幸福或不幸,或富貴或貧踐,都為「命限」觀念之反映。人既受制於命限,則對外物之欲求,如榮華富貴,便不一定能求而得之。就此,牟宗三先生指出,孟子把欲望分為「求在外者」和「求在我者」兩種。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聯會特別事工】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培靈奮興大會 專輯】

【癌病答客問】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探病錦囊】

【貞潔有道】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