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好的家長講座(上)


1888 期(2000 年 10 月 29 日)

◎ 父母也EQ ◎ 余德淳


  家長大學應該教導甚麼?我相信家長們不輕易接受太一般性的論調,例如父慈子孝、多關心、多溝通等類的東西。

  沒有行動背後的哲理,休想一個四十歲的成年人願意乖乖坐下聽一個多小時講座。

  我留意到很多辦教育講座的機構都經常採用一般原則性的內容,講員圍繞每項原則講十分鐘,家長就在這似曾相識的講座中睡着了,然後便彼此說:「以後不需再來了,原來我們已可以做講員。」

  社工常低估了家長的程度,我們怎可以估計一個教了數千日子女的成年人會不懂這些原則,他們踫釘子的機會率比社工帶小組的頻密度高何止百倍!

  電台做節目的朋友告訴我,主持與家長對談節目的手法最重要是「到POINT」,即一針見血。我們若要做家長訓練課程,一定要旗幟鮮明地定下自己要講的訊息是甚麼,正如我們看廣告宣傳,他們會給你一句難忘而啟發行動的短句,這就夠你「吸收」後去「買」!

  家長大學課程就是把所有家人關係和問題處理來一個「到POINT」的檢閱,講員們要認真地應講則講,把講座化成高內省的效果。

  我為甚麼有興趣研究家長工作?因為我相信只有聖經可以把困境剖析得清楚、「到POINT」!

  舉例來說,現今世代有那麼多值得孩子學習的東西,如科技、文學、語言、藝術等等,都是很好的課外活動,你教我的孩子應選那些?

  老師和社工可能會答:按孩子的學趣、擅長;甚至相反-應補充孩子的弱項,不應太偏頗。似乎怎樣答也可以!

  我們不是回答學甚麼項目的活動,而是怎樣內涵~「凡是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若有甚麼德行、若有甚麼稱讚,這些事你們都要思念。」(腓四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