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兩度


1848 期(2000 年 1 月 23 日)
◎ 餘暉集 ◎ 安伯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二○○○年新年剛過去了才半個月,接著又到己卯年的歲聿云暮,轉瞬間又迎那循著天干地支拼來的庚辰年的來臨。如今人們對過年那些節日氣氛,似是漸漸地淡忘,只有過年如過日之感,緬懷當年的熱鬧景況,真有天壤之別。

  提到過年年曆怎樣算法,想當年也鬧過一陣風潮。辛亥革命成功,鼎革後,政府為了要融合於國際,推行以公元計曆,三申五令的要人們使用所謂「新曆」,民間老百姓硬是不依地我行我素奉行「舊曆」。甚至有人以春聯的格式,用大紅紙寫著,貼在門框兩邊,倒也工整貼切:

  政府行新曆

  民間過舊年

  這像是一般人們表達的心聲,談到年曆,在咱們中國官民間就有多種不同的說法,官方稱「國曆、公曆、西曆、陽曆、新曆」,民間則有「皇曆、夏曆、農曆、舊曆」,這曾一度被官方貶做「廢曆」(我們教會中有稱為「主曆」的)。單在這方面,在民國初期夾纏不清了好多年,這不只在國內沸沸騰騰,連早沾了洋化的香港,也不例外,如今說來似是匪夷所思,想當年除了口舌之辯,也在筆墨間各抒己見的筆戰。

  老實說,以農為本的中國,曆法裏的二十四個節令,朔望月華圓缺,潮汐之漲退,計算得何其巧合,對務農的人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時候的配合,一年的作息,實有其重要的作用。但已被舉世認同的公元紀曆,也是好的。

  同樣在不同的宗教中,像佛教、回教、猶太教......也有他們的曆法,都有他們的緣起,不管怎的,大家都在用來計算日子。

  正因這緣故,我們中國人,慶祝新年,每年兩次,連公眾假期也沒有輕此重彼。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癌病答客問】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貞潔有道】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