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點~應
教會豈能顯得軟弱


1849 期(2000 年 1 月 30 日)
◎ 交流點 ◎ 徐濟時(宣道會香港區聯會研究及培訓主任)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老兄的最後一句似乎言重了,但又確是言對了。當教牧人員與信徒領袖天天打開報紙幾乎都會遇上自殺新聞時,我們的反應是怎樣?或許值得做一次教會調查,了解社會資源充足的基督教界,如何理解及回應學生自殺這個日益嚴重的新一代悲劇。

  至於教會為何「沈默不語」,對青少年「沒有訊息」,我不敢論斷。或許教會或教會辦的機構(學校、醫院、社區中心等)都有自己的一套議來哲學,而「學生自殺」這個議題還未能緊要到可以擠進議事桌上,以致一直被忽略吧?或許應是時候出現一個專攻「預防自殺」的基督教機構了。不知聯合性的組織或諸宗派有否考慮這類逼切需要的社關事工。

  近期一件令人震驚的悲劇,是踏入千禧第一則登上頭條新聞的港大法律系二年級女生自殺的事。這位自中學至大學品學兼優的領袖生遇到感情衝擊,靜默地結束今生,留下心痛的家人與痛心的師長,更遺下沈痛的問號於社會人士的良知中-她為何要自殺呢?現代愛情因何有如此大的殺傷力?我們有何辦法防止歷史重演呢?問不完的問號仍然不斷問。我的心又震又痛,因死者是居我鄰近,跳樓處是我每天必經之途,我曾兩度尋訪其父母都不果,惟有在墮樓處寄上我一點禱慰。我突然感到個人力量之微弱,怎能阻止此刻香港某一角落正欲尋死的年輕心靈?若然本港廿多萬的基督徒都發揮一顆「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敏銳與關懷的愛鄰舍之心,則或許悲劇可以大減。

  熱心的基督徒大都是忙上忙的人,被工作、家庭、教會填塞了時間,耗盡了精力。我們的忙會否忙到對世事麻木與冷漠?這就與我們在佈道會、個人佈道中宣稱的神愛世人,構成矛盾。絕望的心靈能否在你我身上感受到神愛而放棄尋死呢?這個問題不知有誰回答?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癌病答客問】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貞潔有道】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