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美元鉅獎,兩組人在孤島上比拼,最後剩下的唯一生存者便能獨得獎金。為了生存,參賽者要在孤島上覓食,老鼠活蟲都照吃,倒真應了許冠傑唱的「為兩餐乜都肯制,前世!」最吊詭的是,參賽者既要和組員分工合作打敗敵人,同時又要冷酷無情地把組員一個一個淘汰出局。
這是美國製作特輯「生存者」(Survivor)的比賽形式,那孤島典型是「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殘酷世界。
過去兩週遭淘汰的,一位是慈祥友善的婆婆,另一位是有領導才能又勤懇工作的伯伯。婆婆在競賽中摔倒了,累及隊友輸掉第一回合,所以遭眾人投票趕走。伯伯卻因太有領袖慾而遭厭棄。可見得太弱太強都不受歡迎,因為前者成為別人的負累,後者則成為另人的威脅,都不合生存之道。這正合了「剛不能久,柔不能守」的道理。
孤島正是我們生存世界的縮影。現實中,我們必須與其他人分工合作,生活才能如常運轉,任何一環出現故障,影響都很深遠,此所以罷工為甚麼一直是工人向資本家討價還價最有力的武器。
可是,與此同時,我們每一個人卻又都在不斷與競爭,希望打倒別人而大步前進,登上高位,獲取榮華富貴。得到了,便騎在眾人頭上,否則,只好屈居人下。因此,每個人都披著「戰衣」,日日夜夜在戰鬥,惟恐落後於人。
這樣的生活怎不叫人窒息?難怪愈來愈多人神經衰弱,只因一將功成萬骨枯啊!如此生活實在累人。
要擺脫這種生活的桎梏,需要勇氣和智慧。我們要有突破限制的勇氣,看清活著不單靠食物的真相;更需要有認清真財寶的智慧,才不會為可朽壞的「獎金」營役,才不為「生存」而不擇手段。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聯會特別事工】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培靈奮興大會 專輯】
【癌病答客問】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探病錦囊】
【貞潔有道】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