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我翻開相簿,首先呈現眼前的是一副笑容可掬的慈祥面孔,就是我兒子心中敬佩的祖母。夾在相簿中還有一篇小學四年級的作文-「一個使我敬佩的人」。
這篇文章的其中一段是﹕「記得兩年前,媽媽作小產,要入醫院,祖母便來到大埔照顧我......。她一天忙個不了......但我是這麼頑皮,她仍是那麼愛我,使我念念不忘。我一定要勤力讀書,用心學習來報答她的恩惠,並且要敬愛她。」
結果,孫兒總算沒有辜負她的期望,去年終於大學畢業了。遺憾的是她不能親眼目睹孫兒頭戴學士帽,身穿學士袍的樣子呢!樹欲靜而風不息,子欲養而親不在,但願我們都能珍惜身邊的家人,敬愛仍活在世上的長輩。
這些照片和文章也勾起了我一些回憶﹕
「冷風到了,多穿一件厚衣呀﹗」
「今天會下雨,外出時記得帶雨傘呀﹗」
這些聽慣了的說話,通常是母親對子女的叮嚀。但對於一個已踏入中年的婦人來說,卻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我已身為人母,不再是小孩子了。難道還不懂得照顧自己嗎﹖難道還要妳來提醒嗎﹖」每一次這些負面的感受湧現我心頭,都產生不安和不舒服的感覺。因為我一方面不想她管束我,另一方面她的婆婆角色使我不得不照她的意思做。
當我安靜下來,便捕捉到自己有不歡的情緒,然而我更體會婆婆的關懷,這份溫馨的暖流遂把不安的情緒驅散了。我深知道只要將她善意的囉唆變作愛心關懷,內心的不悅與矛盾便大大減少了。現在,想聽一聽她的囉唆,已沒有機會了。但要學習將「厭煩」化為「讚賞」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們「家中的天文台」雖然隨着她的離去而銷聲匿跡,我郤永遠懷念着那一副慈祥和藹可親的面容。她去而不返了,我才領會「家中天文台」的可貴,但願透過神的愛,真情永留在心間﹗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癌病答客問】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貞潔有道】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