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失禮人!(上)


1883 期(2000 年 9 月 24 日)
◎ 父母也EQ ◎ 余德淳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你有注意孩子與別人接觸時的姿態嗎?讓我給你四種選擇:
  1. 見到親友也先退後甚至擁抱母親尋求保護。長大至七、八歲仍是有向後退半步的特徵。總言之,極度害羞!

  2. 站著不動,但不趨前。只是等候你教他說甚麼,間中你觸踫他的手時,發覺冰冷異常,原來是他極力控制自己的緊張。

  3. 很溫文地與人打招呼,並且準確地說出對方的稱謂,給人氣定神閒的感覺。

  4. 搶先撲前,甚至觸踫別人身軀,年紀大約六歲仍想親吻對方,有時使別人尷尬。
  也許你會很快選出孩子屬哪一組別,不過我希望你多留意你倆夫妻過去對孩子的距離有否給他一些「模仿」。

  過去兩週我和訓練隊主持了兩個親子訓練營,全是教四至十歲的孩子學上台演講。平時只有機會在EQ小組直接教孩子,但見不到他們的父母;今次的訓練營正好有機會證實「父母的榜樣功效」,果然是EQ學說所謂「有樣學樣」!

  原來極端的家庭真的有很多呢!起碼剛才所說的極度害羞、極力控制緊張的父母也有不少,難怪他們的孩子在小組開始時常有莫名的恐懼,像是將有一些「可怕」事情會發生。

  最使我感興趣的是偶有常想親吻擁抱導師的孩子,仔細觀察他們的父母,原來是很容許同樣的表達,母親還告訴我,她的孩子坐公共交通工具也會與鄰座親切地交談。

  我留意人際距離的建立是先由父母「容許」的遠近程度,然後孩子習慣了這遠或近再應用在其他人身上。這距離不單見於身體接觸,更影響至說話的親切抑或冷淡,感性抑或理性。

  你可能會問:「那麼熱情好還是保持距離較遠好?」我認為要鍛練成「高容納的彈性」是最好!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癌病答客問】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探病錦囊】

【貞潔有道】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