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壟斷之有?


1873 期(2000 年 7 月 16 日)

◎ 如情未了 ◎ 李碧如


  我最早認識倉頡是小學時代。老師告我們中國文字由倉頡創造,當時腦海升起一個倉頡形象~手拿大筆的大鬍子慈祥老伯。

  後來,當然明白倉頡和神農氏、有巢氏一樣,不過是傳說中人物。文字,當然是集體智慧的成果,怎麼會由一兩個人憑空創造?

  再後來,中文應用電腦開始流行,於是,我認識了另一位倉頡,那是一種中文輸入法。人人都說倉頡難學~比起漢語拼音、廣州拼音那些不用記碼的方法,倉頡的確很難。

  但當我知道創製這套輸入法的朱邦復先生,為了推廣中文電腦使用,不讓西方廿六個字母的簡便輸入專美,所以潛心研究,終於研究成功,只要最多五碼,就可以打出所有中文常用字。這破天荒的成就,換了其他人,首先考慮的當是如何登記專利,好好賺他一筆。

  這的確無可厚非,知識無價,「賺一筆」完全合理;只是,卻更凸顯朱邦復先生免費任由使用,是一種何等無私豁達的磊落胸懷。

  單是對這種無私胸襟表示敬意,我就決定要把這種輸入法學好,學好之後又更深體會其妙處,覺得實在應該大大推廣。所以閱報得知竟有大學助理教授,要跟其他軟件商發起「反壟斷」,說學校老師都只教倉頡,對其他輸入法發明者不公平。

  查壟斷一詞,原出於「孟子‧公孫丑」:「必求壟斷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意思是在市集高地上操縱貿易。現在朱先生免費任用,何利之有?何壟斷之有?所以,與其反壟斷,不如想想怎樣改良自己的發明豈不更好?

  中國人都很聰明,所以才會出現形形色色的輸入法;如果能夠再多一點寬容,多一點欣賞,少一點妒忌,那麼,最完美的中文輸入法便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