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牧者提點新仔,教會的辦公室要經常開放,因為大門是為著肢體而開的。甚有道理,若然辦公室常常關閉,一來給人神祕的感覺(更有可能犯一些隱而不顯的罪),二來若有肢體前來垂詢或傾吐,都會以為傳道人正在忙亂,不好意思打擾。但我們來,雖然不能叫人得生命,卻應以人為先,肢體可能正在困難當中;不能有適切的回應,總覺遺憾。
大門常開未必表示笑口常開,有些時候更想在清靜的環境裏,靜思講題,預備週會。不過在你冥想之際,連大門也不會敲一聲的情況下,聲音的波速已然來到:「新仔,得唔得閒呀,有野想同你傾呀!」還未來得及回應,已經坐在椅上,一輪NBA式的十六比零的攻勢已經出動。每次來到的肢體都有好多心事,我十分感恩的是有幸聽到肢體們的心聲,更可以和他們一同代禱交託。更加感恩的是他們肯將心底事和我分擔。能參與人家的憂傷,原來十分美麗。
有好多人收到紅色炸彈(婚宴請帖)時,便會面露痛苦神色,因為一張五百元的鈔票開始有毛有翼,飛離老家。但人家既然在喜慶日子記起你的存在,寄上一張請柬,這是應該感恩的。因為代表了你的重要性和認定大家的友誼,這還不值得感恩?同樣,當肢體來到辦公室攀談他們的喜和憂,實在更要感恩,因為他們不當新仔是新仔,原來已經當新仔是他們的老朋友、傾訴者。新仔感到與有榮焉還來不及阿!雖然曾經因為整天都大門開著,要開夜車預備講章,但仍會把門開著;因為大門不開,恩典不來,十分划算。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聯會特別事工】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癌病答客問】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探病錦囊】
【貞潔有道】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