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身穴「窮」


1873 期(2000 年 7 月 16 日)

◎ 餘暉集 ◎ 安伯


  中國地方幅員廣闊,人口眾多,地方方言的分歧也大,不要說東西南北軫域之分,省與省、縣與縣,甚至毗連的鄉鎮,犬相聞,言語或多或少就有差異,有些竟像是身處異國。但希奇的是文字則同文,地不分南北東西,語言發生隔閡時,來個紙筆侍候,彼此筆談,甚麼都迎刃而解。

  先民從繪畫那平面的圖樣,和用結繩來記事,演變到做成文字。兒時讀「婦孺淺史」有「倉頡」制文字,其時是中古之句,當然沒有這麼簡單,是經過不少年月,多少人瀝盡心血累積而成的豐富產業。

  再從每一個字聲、意、義,更體驗到先人的智慧,就隨手翻翻學童們用的字典,也教人深深的折服。上兩期曾引「官、富」兩個字訴說了一點心聲,這回又再來一個︱弓身穴內「窮」,又是無限感慨。

  試來一下測(拆)字。躬:鞠躬、屈身、彎也、躬身為禮。穴:洞也、巢也、墓穴也。合併成了一個「窮」字,窮:困也、乏也、貧也、極也、盡也、絕也。信手拈來,滿不是味兒,找不出一點快樂、輕鬆的情趣,更不能瀟灑走一回,愈走愈艱苦,到頭來成了窮途末路。

  官字兩個口、富字五個口,窮字連一個口也沒有。就以現實社會情況來看,那有窮光蛋哼聲的地方。試看看在殿堂中、在社會、甚至在家庭裏、孟、仲、叔、季,兄弟排序是有長幼的,可是在家中能夠高亮嗓門的,還不是那掙多點財富的,那管他老三、老么,人窮志短,沒說的了。

  就在教會來說罷,會中的這個長、那個長,都不是窮小子當的,又怕多言賈禍,諸維心照,收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