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想尼希米記,第七章的名單(二)
 復興的群體


1843 期(1999 年 12 月 19 日)
◎ 溪水旁 ◎ 道勵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尼希米立在剛修葺好的城樓上,讀著第一次回歸之人的名單,不禁熱淚盈眶。

  他想起當初跟隨所羅巴伯第一次回來耶路撒冷的人,就是現今住在耶路撒冷這一班等待復興的人的祖先,是懷著何等熱切的期待,巴望著回去復興祖國。

  但重回故土,等待著他們的卻非輝煌的聖城。故國山河,只剩下荒蕪的地土。野獸進駐、盜匪猖獗。回來的第一代人,來自不同背景,各懷不同期望。

  從名單上可以看到,以色列各宗族所佔的人數比例並不是那麼高。每族不過數十至數百人。而西拿人則有三千九百多名。(尼七38)但後者並非一個家族,而很可能是當時以色列人在外邦的社羣中,一批極為窮苦的草根階層的統稱。他們在外邦生活既無著落,回歸不啻是一個機會。

  回歸的人中,祭司也有近四千人,是回歸人口另一批重要組成部分,他們渴望回歸,信仰及職業都有關連。利未人則佔很少,可能在外邦時已大部分轉業了。此外還有尼提寧和所羅門僕人的後裔。他們的祖先原本是外族人,但因長期協助聖殿的工作,已漸歸化成以色列人羣體的一員了。

  這樣一大批人,回到一個百廢待興的城市,要達成共識並不容易。於是各人還是把注意力放在重建自己頭頂的片瓦,蓋間像樣的房子算了。因此聖殿立了地基,結果還是要拖延十六年才能完成。而聖殿建成後,以色列人還是像一盤散沙,飽受侵凌,國家始終沒有復興。

  正當尼希米拿著名單沈思的時候,哈拿尼走來,說他找到兩封信函,也是近百年前的遺物,那是亞希甘寫給耶利米先知的書信,縷述他怎樣在外邦經歷掙扎,最後終於決定回國。

  哈拿尼說:「原來亞希甘在巴比倫的時候,曾有極大的掙扎,想要留在外邦。因為有人給他的兒子基大利優厚的待遇,只要他們留下來,就可盡享榮華富貴了。」「最後他們怎麼還是決定回來?」尼希米好奇地追問。

  「是因為那時亞希甘的妻子病得很重,後來還去世了。妻子去世後,心靈的愴傷使他們重新把目光放在上主身上,他們終於決定聽從新興起的先知所傳盼望與安慰的信息(以賽亞書四十至六十六章所載),毅然回國。」

  這時,尼希米明白,儘管第一代人帶著不同的動機、心情和寄望回國,他們到底願意踏出了信心的第一步。如今以色列人復興的寄望,亦在這第一代人的後裔身上。尼希米深有感悟,對哈拿尼說:「我們沒有『最優質』的百姓子民,我們只能珍惜上主現今給我們這一批人,視他們為上主給我們最好的人才,和他們一起復興以色列國。(We don’t have the best people, We only have the best people aviliable!)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癌病答客問】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商數啟示】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