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1 期(2025 年 10 月 19 日)
◎ 心靈絮語 ◎ 李碧如
早前在串流平台熱播的迷你影集《混沌少年時》在第77屆艾美獎中橫掃多個獎項,包括最佳男主角、最佳男女配角、最佳導演……真是成績驕人。
撇開這樣理想的成績不提,這齣迷你影集最吸引人的還是它所探討的主題—青少年青春期的文化,與社交媒體對他們的心理和行為有怎樣的影響。這個主題,提醒成年人要進入青少年的世界,虛心聆聽他們的心裏話,站在他們的角度,去嘗試了解他們遇到的困難,更重要的是從小培養他們思辨的能力。
從《混沌少年時》去看最近美國猶他州槍擊事件,會更明白思辨能力的重要。柯克被泰勒槍殺之後,引發鋪天蓋地的討論爭拗,誰對誰錯令許多人一片混亂,這時候,如何在眾說紛紜中分辨出真偽對錯,是重要考驗。
有人說,用AI一查,不是真相大白麼?的確,那是其中一個相當快捷的方法,不妨試試。但是,看了資料還得自己分析取捨,而不應照單全收。情況跟收看網上評論一樣,不同評論員都有個人見解,受眾必須思考分辨比較,才好得出結論。人,難免會有主觀和限制,總有機會出錯或偏好,以致影響他們的看法。
要培養思辨能力,首先要有開放的胸懷,不能夠一聽到相反意見就「扯火」。其次要學習邏輯思考,才有能力仔細分析相反意見的立論能否成立。還要多閱讀多聆聽,才能從不同角度去看同一問題,才能分辨出不同意見中的精粹和渣滓。
鼓勵年輕人參加辯論比賽,那是非常好的思辨訓練。在辯論過程中,不但為自己一方找論點和論據,同時換位思考,設想敵方如何辯駁。如此反覆練習,便為思辨能力打下紮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