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禱告的基石


第3191 期(2025 年 10 月 19 日)

◎ 釋經講道 ◎ 趙慧德

分享:

聖靈降臨後第十九主日

  創三十二22-31;詩一二一 1-8;提後三14-四5;路十八1-8

  路加福音十八章讀到耶穌講的一個比喻,話說有一個寡婦,常去求城裏的一個官給她伸冤,然而,這官「不懼怕上帝,也不尊重人」,所以他「很久不受理」。不過,這寡婦沒有因自己被當時社會視為弱者或被邊緣化而放棄為自己伸冤,相反,她顯出強韌的毅力,不斷糾纏那官,以致那官最後為了不再被煩擾而為她伸冤。及後,耶穌道出了這比喻的信息:連不義的官也會因寡婦的煩擾而為她伸冤,「上帝的選民晝夜呼籲他,他豈會延遲不給他們伸冤嗎?」(路十八7)這番話當然是回應耶穌說這比喻的緣由—為了要門徒「常常禱告,不可灰心」,然而耶穌最後說:「人子來的時候,能在世上找到這樣的信德嗎?」讓我們看見這比喻一個更核心和重要的信息,就是在禱告以先,「信心」的首要和重要!能否「常常禱告不灰心」,關鍵在於我們對上帝是否有信心!那麼,這比喻讓我們反思到何謂「對上帝有信心」?

  首先,對上帝有信心,是相信上帝「有憐憫,有恩惠,不輕易發怒,且有豐盛的慈愛」(詩一百零三8),也相信上帝是審判的主。比喻以那不仁不義的官來反襯上帝,但事實上根本是「無得比」!因為上帝就是愛,祂不需要我們苦苦哀求才理睬我們,祂亦不需要我們「求祂做些甚麼」才對不義作出審判,因為祂根本就是聖潔公義的上帝。當今天我們看見公義沒有按我們心中的方法來彰顯,或看見「惡人享福、義人受災」時,我們仍相信上帝是慈愛的主嗎?我們是否相信上帝有祂的時間和作為?我們會否對上帝失去信心,以致也失去了等待的耐心,及禱告的熱誠和堅持?

  此外,對上帝的信心,是相信自己是上帝的兒女,在上帝眼中是寶貴的。這比喻很容易讓我們代入寡婦的角色,然後提醒自己要「常常禱告,不可灰心」。然而,我們在上帝眼中並不是寡婦。縱然我們很渺小,更很多時很軟弱,但上帝沒有看不起或邊緣化我們,相反,祂視我們為寶貴,並賜下耶穌基督為我們獻上捨身贖罪的重價,因着信,我們可與基督一起成為上帝的後嗣(羅八17)。因此,我們不需像寡婦一樣,要靠自己勞力「死纏難打」才能得着上帝對我們的理睬。相反,「常常禱告」是叫我們知道我們是屬於上帝,活在上主的愛中,可以禱告與上主連結。禱告並不是為了得着上帝的愛的「條件」或「苦差」,而是上帝給我們的恩典和權柄。

  最後,對上帝的信,就是將信心的對象對準在耶穌基督身上。有時我們說「常常禱告,不可灰心」,但事實上是希望上帝跟隨我們自己的議程 (agenda),希望上帝幫我們成就心裏渴想的事。這樣的信心,說穿了仍是希望自己能掌控一切。然而,真正的信心,並不是定睛於上主如何、何時或會否回應和成就我們的祈求,而是定睛於耶穌基督身上,我們要抓緊的,是耶穌祂自己。即是說,當我們願意相信並將自己完全交託在耶穌手中,無論遇上世界有多壞、人心有多邪惡,我們仍能安然面對人生中任何禍福起跌,因為耶穌才是一切問題的答案,祂與上帝及聖靈同權同榮,是一切終極的掌權者。

  這個比喻讓我們看見「信心」的重要。信心,是我們能得救成為上帝兒女的基石,是我們不住與上帝禱告連繫的支柱,是對準並建立於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基督身上(來十二2)。但願我們定睛基督,得着對上帝堅定不移的信心,不住禱告,直等到見主面的日子。

  榮歸聖父、聖子、聖靈的名,阿們。

趙慧德(信義宗神學院院牧及專任講師(崇拜禮儀及聖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