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成身退少留痕


2948 期(2021 年 2 月 21 日)
◎ 福傳中華踏腳石 ◎ 區伯平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恆河外方傳道會旨在作為福傳中華的跳板,可是既然福音站設於南洋,同工也積極投身於本土宣教,尤其注重向佔社會主體的馬來裔傳道。英華書院向各族羣開放,除了華人、馬來、泰米爾學生,還有留落生根的少量葡萄牙裔,和當年到處流離逃難的亞美尼亞裔。社會普遍使用中文、馬來文、英文;宣教者都學習中文和馬來語文。

  拓荒宣教士起初只能有「自家聚會」,隨後就會要求本地助手出席聚會;馬禮遜和米憐就是這樣帶領蔡高和梁發歸信的。然而不論本地雇工或學生,他們都單單旨在謀生或求學,對宗教活動只作敷衍。馬來裔都避開基督信仰,華人或印度裔即使有歸信的,可是他們到處謀生以至流動性很大,根本無法長期凝聚。更莫說宣教士能否掌握這幾種不同語言了。

  這些窘境令四個福音站全都未能成立正式教會。也有同工認為這並非恆河外方傳道會的原初目標,既不予支持,甚至拒絕出席。英華書院在一八二七年勉力建造了小禮拜堂(chapel),反而加深了同工的分歧。

  南洋福音站的突出成就,是透過辦學來建立社會。在傳道方面,由於強調文字工作策略,因此每處福音站都設有印刷所,積極編寫和印發材料。福音站歷年出版及派發大量中文及馬來文書刊,為期待着的福傳中華前景,纍積儲備了寶貴的資源和經驗。

  福傳中華的形勢隨着英國佔治香港而大變,恆河外方傳道會全體同工在一八四三年匯聚香港商議對策,結果決定終止運作南洋福音站,將全部資源遷至中華大地。恆河外方傳道會原本是以退為進的過度安排,可算功成身退而結束。英華書院在一八四四年遷至香港,倫敦傳道會隨而出售所有物業;至於一八二七年建立的小堂羣體則自尋去處。

  恆河外方傳道會立足馬六甲近三十年,英華書院於福傳中華貢獻獨特,既出版大量影響深遠的書刊,亦接待培育一批宣教士。然而福音站留下的痕跡,只有僅一獨項:米憐夫婦之墓。

  區伯平(撰文、拍照、繪圖)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城市心靈】

【天路歷程】

【字遊行】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旅遊世界基督教】

【牧心世情】

【生命校園】

【畫出深情】

【福傳中華踏腳石】

【譯經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