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77 期(2019 年 10 月 13 日) ◎ 明心見證 ◎ 陳倩明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無論你喜歡與否,我們都不能否認友情在我們生命裏頭的重要性。沒有它,我們不能活得豐盛和滿足。有話說:「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這說明朋友的重要性。英國詩人與教士唐恩(John Donne )曾說過,「沒有人可以像小島一樣完全孤立。」我們需要彼此,以致能發展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成長。人在幼年或年老時,需要的是人幫助提供衣食住行和生理上的料理;到了青年和成年階段,朋友更能鼓勵幫助我們實現人生的目標和理想。朋友能與我們共患難,同哭泣;在我們遇到開心的事情上,也與我們同歡樂。當我們與人交往,一同體驗生活時,我們的生活視野得以拓展,建立整全的人格。整全的人格會使家庭和諧健康,而和諧的家庭能穩定社會,使國家富強。這都是一連串的相互影響着的。
但我想我們之所以需要朋友,不單是因為共同扶持、互相幫助的實際功用,最重要的是從根源本質來看,我們被造是需要彼此依附,不能獨來獨往。上帝是三位一體,同尊同榮,相互合契的。我們被造背負着上帝的形象,也需要學習活在一個共同的社體中。在教會,我們是稱為基督的身體,每一個人都是身體的一部分,即為一個肢體。我們在教會中也互稱弟兄姊妹,意為一家人。基督徒不能只單單獨自敬拜,獨自讀經禱告,我們需要聖徒相通,互相鼓勵勸勉,如此的共同體(communal)才是健康的信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