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處境改變下的前瞻


2779 期(2017 年 11 月 26 日)
◎ 路德的蘋果樹 ◎ 張振華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香港教會的性格,其實就是香港人的性格。我們這一代的信徒大多是在七十至八十年代的學生福音運動時,認信成為基督徒。在成長過程中,社會發生的事和社會的價值觀一直影響着信徒的成長,當中能夠經驗到的,我們就能從經驗中學習;但在那個時代我們未有經驗到的,自然我們就沒有頭緒去瞭解怎樣規畫那一方面的事情。當下我們要重新考量的事情至少有兩方面:一是更新與政府合作的模式,其次就是掌握現今資本市場的消費主義怎樣影響信徒。教會改革運動最重要的實踐,就是教會成為持續不斷改革的教會。

  自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由於內地政局轉變,不同宗派的教會來到香港,而當時香港的主要管治能量在於政府。隨後幾十年發展,香港政府基本上是以教會作為主要的合作伙伴,無論在教育、醫療和社會服務等提供服務及關懷的工作,除政府自己辦理一部分,另一部分就交與非教會背景的慈善團體,其餘大多是以合作伙伴形式與教會一同提供服務。所以教會的服侍形象深入社會各個階層,但這種自然而來、有利於教會的因素卻又成為了今天教會的盲點,感覺以為這種關係是天經地義的。到了今天,情況已經有所改變,我們要學習重新為教會在改變了的社會環境中定位。就以筆者服侍的教會為例,其根源始於一羣從內地南下香港的教牧,這批教牧最後分成三條路線,一是留在香港,二是去了台灣,第三是到了馬來西亞。試看一下,去了台灣的教牧,在台灣以華人民間宗教為主的社會土壤,教會的形象就與香港的有所不同了,再看看在以伊斯蘭教為主的馬來西亞,教會就處於邊緣化。因此,我們看到同是一個教會背景的教牧,到了一個新的地方或面對着一個很大改變的社會處境時,也必須同步更新在該處境中的定位。

  首先而且是最直接的,在九七之後,我們已經不像之前的四、五十年那樣,與一個有基督教背景的政府合作,實況是教會、政府和大眾市民都是帶着「摸着石頭過河」的態度來面對這段時間的變化,相信這種磨合和適應仍要維持一段日子。過去教會在社會中建立了很多工作,是要維持或要持續發展,但當換了一班未必深入瞭解教會文化的官員,我們就要在各方面的工作上預備得更全面、更準確、更有步驟;在基督教的倫理原則上要有清晰的立場。

  教會與政府的合作是一個重要工作,但更迫切的就是過往我們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定位,就是在一個資本主義市場、大肆消費的財閥世界裏如何定位。當下教會或信徒,每時每刻都要面對社會上、教育上的價值觀和意識形態,這種社會風氣和價值觀其實源於八十至九十年代香港經濟起飛,資源豐富,由樓價帶動到全球熱錢橫流的全球經濟增長,影響信徒對人生、對財富、對權力、對享樂的價值觀,而這種價值觀深深植入在我們上一代、這一代、下一代和下二代的意識形態中。近二十年,因着全球資本主義的更變,量化寬鬆,低息環境,香港人所享用的,比我們周邊地區的人民不知高出了多少倍。我們在這個情況之下,就是重新思想教會是否隨社會大氣候而忘記了貧窮人,忽略了周邊地區人民的苦況?信徒與富裕共處的時候,也要知道我們賺取到的,其實是要與其他人分享,而不是自己單獨擁有。這不單是個人,也是教會應該要有的思維和表現。走在天路途中的香港教會,隨時隨地都要改革(ecclesia semper reformanda)。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家庭牧養】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路德的蘋果樹】

【閱讀轉化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