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be, or Not to be


2697 期(2016 年 5 月 1 日)
◎ 城市心靈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今年四月二十三日,是英國大文豪莎士比亞逝世四百週年的紀念日。

  那天在莎翁的故鄉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舉行了盛大的紀念儀式,在當地的皇家莎士比亞劇院,英國一眾演藝明星如班尼狄甘柏貝治(Benedict Cumberbatch)、大衞坦南(David Tenant)、伊恩麥基倫(Ian Mckellen)、茱迪丹芝(Judi Dench)等踏上台板,演繹多齣莎劇的知名場景,向莎翁致敬。最驚喜的一幕莫過於王儲查理斯突然亮相舞台,公開演繹莎翁名劇《王子復仇記》的名句:“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To be or not to be”,這句獨白迴蕩了足足四百年,也感召和啟發了無數的心靈。這句說話看似簡單,其實卻極難中譯,有人把它勉強譯為「生存,還是毀滅,這是個問題」,事實上和英文的原意有一大段距離。“To be or not to be”這句話的神髓,完全在“ To be”這個舉重若輕的字眼上。一般人把它直譯作「活着」、「存在」以至「生存」,就顯得太嚴肅甚至沈重。莎翁所說的“To be”,本來帶點不經意,包涵「偷生」的味道,意思是在取捨之間,剎那的決定似輕又重,但一旦踏上了,卻又返不回頭,這才是問題所在(that is the question)。

  人生的確由大小不同的抉擇建構而成,無論帝王將相、販夫走卒、凡夫俗子,由上世紀四十年代國共內戰時離不離開中國大陸,到一九九七前決定移不移民,再到選擇做「黃絲帶」抑或「藍絲帶」,以至對「一國兩制」有沒有信心,在短短一生之中,都經歷過站在十字路口孤注一擲的猶疑和惶恐。

  青年人早些讀莎翁的戲劇,不論是較為軟性的《羅密歐與茱麗葉》和《仲夏夜之夢》,抑或涉及人性陰暗面的《馬克白》與《奧賽雨》,都有助你對人生的善惡、美醜、福禍,有較透徹和深入的感悟。今日香港特區社會彷似一個大醬缸,黑白正邪是非糾結一團,需要頭腦清醒一點才可以生存,這時候讀莎翁的作品未嘗不是一個幫助。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雲彩見證】

【「性」在反思】

【信仰重尋】

【傳道故事】

【各司其職】

【圖像春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道在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