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主呼召、跟隨主與合一(可一14-20)


2474 期(2012 年 1 月 22 日)
◎ 釋經講道 ◎ 龔立人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在西方留學期間,我感受西方教會比較注重宗派,例如:信義會教友或聖公會教友。相反,宗派在華人教會相對地較次要,基督徒才是最重要。表面看來,華人教會應比西方教會更容易合一,但現實卻不是,因為阻礙西方教會合一的理由是可以拿出來公開討論,但阻礙華人教會合一的理由是難以公開。

  今日經文重點之一,就是有關耶穌群體的形成。耶穌呼召西門和安德烈、雅各和約翰跟隨祂。在當時社會來看,耶穌的呼召很奇怪。第一,若耶穌是拉比的話,拉比不會向人發出呼召,叫人跟隨祂,因猶太人要追隨的是妥拉,不是拉比。縱使有人會追隨某一拉比學派,但這是他個人因被感動而作的選擇,而非因呼召。第二,耶穌是先知嗎?舊約唯一相關的例子,就是先知以利亞呼召以利沙跟隨他,但以利亞容許以利沙先回家與家人道別(王上十九19-21)。然而,耶穌的呼召不但沒有這樣安排,甚至傾向排除有這需要。若祂不是拉比和先知,耶穌是誰?

  有別於約翰福音對門徒呼召的記載(約二35-51),馬可的記載沒有交代那四位被呼召者對耶穌的認識,以致閱讀者會對他們立刻回應耶穌呼召的決定感到疑惑。雖是如此,但這不等於他們從未聽過耶穌的名字,因為馬可刻意地在耶穌呼召他們之前,記下耶穌的宣講,「日期滿了,上帝國近了。你們當悔改,信福音。」那麼,為何馬可要這樣簡單記載耶穌的呼召和他們四人對耶穌呼召的反應?

  以上兩個問題帶出馬可對耶穌的呼召和門徒的跟隨有其關注:

  第一,耶穌比拉比和先知還要大。祂是上帝的兒子(一11),只有上帝才可以向人呼召,並要求人絕對的服從。

  第二,耶穌的呼召不是基於人對祂已有甚麼知識和理解。重點不必然是人是否準備好,也不在於人的社會地位,反而上主已為人預備好,並按其計畫實現了。

  第三,跟隨耶穌的絕對性。一方面,回應耶穌呼召的信心不是一種智性的決定,而是實存在當下的回應。甚麼會令人放下謀生的工具?惟有人在此刻認識祂的存在,所以,立刻是人最直接的反應。另一方面,跟隨耶穌的人須要放棄他昔日身分,以致他才可以承受新的身分,就是得人的漁夫。

  第四,悔改的意思就是跟隨耶穌。有別於施洗約翰的悔改洗禮,耶穌所傳講的福音是跟隨祂,因為祂就是福音本身。

  以上對跟隨主的理解有助我們明白教會合一的基礎和意義。基本上,合一關乎我們同是被耶穌所呼召。我們的基督徒身分不是由教會的教義和傳統來界定,而是實存地從聆聽耶穌的呼召而來。呼召不等於要消除教會之間的差異,反而肯定教會的差異沒有改變耶穌的呼召。我們只有一個呼召,但可以對呼召有不同的演譯。此外,合一關乎跟隨主。跟隨主就是悔改和信福音。悔改要求我們放下我們的自大與偏見,自私與嫉妒,而信福音要求我們與人分享上主的豐盛。沒有跟隨主的決心,就沒有合一。

  當我就讀信義宗神學院時,當時的院長蕭克諧牧師說,「信義宗神學院不是只為信義宗教會的信徒,而是信義宗教會對普世教會的貢獻。」今日,我所任職的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盧龍光牧師提醒我們說,「新落成的教堂不是只屬於我們,願更多人覺得這教堂是他們的。」他們的胸襟正表達出那源於上主呼召和以跟隨主回應所孕育出來的合一精神。

龔立人(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副教授)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喜樂工程】

【破局錦囊】

【商旅大中華】

【如沐春風】

【朝鷹珍藏】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童話人間】

【釋經講道】

【品蘭集】

【職場攞景】

【蔗渣小民】